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波束
  • 天线增益反应了天线定向传送电磁波能力的强弱。天线增益与天线半功率波束宽度(既天线辐射区域角度大小)为两个互相制约的天线属性,天线增益越大,辐射角度越小,反之亦然。该天线实测增益在860-960MHz时,增益大于7dBi;895-940MHz,增益趋近7.5dBi;940-960MHz处,接近7.8dBi。
  • 本文提出一种微带天线,它采用L型探针馈电来展宽天线频带,采用四点馈电技术来实现圆极化,采用天线罩和天线一体化设计来保证天线具有良好的环境特性和机械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的阻抗带宽达到44.3%,能够覆盖现有主要导航系统的所有工作频段,且具有良好的宽波束特性和圆极化特性,能够用于机载、星载和地面等场合。
  • 文章介绍了RFID技术的分类、组成及基本原理,完成了基于T89C2051的RFID技术的实现方案,系统的介绍由低电压、高性能的T89C 2051控制的无源应答器和外置单电源供电的阅读器组成。而无源应答器所需的工作能量是从阅读器发出的射频波束经空间高频交变磁场耦合而获取,再经整流、滤波、存储后来提供应答器所需要的工作电压。当应答器进入发射天线覆盖区域时,应答器以耦合方式获得能量;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发送天线发送出去,接收天线接收到信号,经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后,由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显示。
  • 本发明涉及RFID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化窄波束圆极化天线。
  • 本文首先对通道误差进行了建模,并推导得出通道间幅度误差对波束指向的影响不大,但会使波束方向图的主瓣增益降低,旁瓣电平升高;相位误差不仅会使波束主瓣增益降低,旁瓣电平抬高,还会引起波束指向偏差,最后用Matlab对此结论进行了仿真验证。一次来研究相控阵天线的通道误差对数字波束形成的影响。
  • 设计了一种用于UHF频段射频识别系统的小型右手圆极化四臂螺旋天线。天线由印制在微带介质板的4个长条形臂组成,通过微带功分器馈电。天线在进行4个端口的单独匹配和功分器相连时,需采用一种新的匹配方法。通过仿真优化,天线尺寸为60 mm x60 mm x6 mm,峰值增益为3.8 dB,带内轴比<3 dB,3 dB波束宽度>120°,前后比>15 dB。实物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
  • 摘要:文章介绍了RFID技术的分类、组成及基本原理,完成了基于T89C2051的RFID技术的实现方案,系统的介绍由低电压、高性能的T89C 2051控制的无源应答器和外置单电源供电的阅读器组成。而无源应答器所需的工作能量是从阅读器发出的射频波束经空间高频交变磁场耦合而获取,再经整流、滤波、存储后来提供应答器所需要的工作电压。当应答器进入发射天线覆盖区域时,应答器以耦合方式获得能量;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发送天线发送出去,接收天线接收到信号,经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后,由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显示。
  • 首先介绍了近年来智能天线的大体研究现状,对在该领域开展研究较早且较成熟的日本和欧洲进行了重点介绍。随后从模拟与数字智能天线、单RF通道与多RF通道智能天线以及普通智能天线与M IMO三个角度,结合相应的技术方案对不同技术类型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智能天线应用于移动通信的优势,着重介绍了日本ATR研究所研制的可用于移动终端的ESPAR天线。
  • 文章论述了智能天线技术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智能天线技术的不同实现方式:组件空间方式及波束空间方式,进而分析了在时分多址方式下实现智能天线的系统结构。最后,结合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进展,探讨了实现智能天线技术的难点,并讨论了自适应天线与多波束天线相结合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