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解决方案  >  其他  >  正文

智能巡检 | 24小时电子巡检,让安全管理更规范

作者:上海仁微电子科技徐汇办事处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22-02-18 17:35:29
摘要:巡检效果差、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难以实时诊断、监管和告警,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非常严重,同时工人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已不能满足电网巡检的新要求。

  长期以来,对电力设备、线路、水利设施、管道的巡检是电工、水工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日常保障工作。

  传统巡检方法,需要巡检员用纸笔记录检查内容和结果。这无法保证巡检员是否按规巡检,隐患是否有及时上报,是否有漏检、错检。后期若要做统计分析,还需要把数据再一次录入到电脑里,不仅操作繁琐,出错率也高。此外,信息层层往上传递速度较慢,后期追溯责任也困难。

  巡检效果差、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难以实时诊断、监管和告警,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非常严重,同时工人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已不能满足电网巡检的新要求。

  智慧巡检

  智慧巡检是基于蓝牙物联网技术,结合日常巡检工作,用蓝牙网关智能终端,实现巡检人员位置定位,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传输、系统管理等应用,通过发放电子标签卡片,完成电子标签信息的初始化(站点位置,功能等信息建立关联),建立基础的数据后将电子标签固定于巡检点。

  通过物联网平台可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反馈,自动记录设备巡检结果等信息,实现所有设备检查的表格电子化,准确掌握设备状况和运行趋势,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

  主要功能

  智能巡检系统,实现包括人员管理、设备巡检、维修、一键报警、记录数据管理、检索、报表生成等全部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不断提高综合管网建设、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预设巡检路线,提供完善的工作计划

  智能巡检系统支持不同时间段比如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等灵活的排班考核方式,能够按照区间预设巡检路线,或者制定工作计划。这样人们的工作就会更加井序有然、高效便捷。

  2.实时跟踪,自动考勤

  具备巡检授权的工作人员,带着标签卡,经过待检点位/设备,可自动完成巡检的签到;离开后自动完成签出;

  后台自动记录巡检签到/签出的时间;

  相关数据报表,可视化阅读;

  3.视频联动

  搭建监控视频设备,集成到平台上,当巡检到各处设备时,会呈现该处的视频监控信息。

  4.一键告警

  出现问题的时候,智能巡检按报警按钮即可向管控主机报警求助及联动相应管控平台,提示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和调度,同时结合地图和数据可掌握隐患分布,调整区域巡查力度,能够实时掌握工作重点,防隐患于未然。

  5. 实时监控数据和设备状态

  管理者通过移动端进行巡检状态的实时查询。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现场情况进行动态巡测和智能分析,实现设备智能巡检和安全管控,助力智慧电厂智能运维。

  6.移动端实时跟踪,巡检全过程可视化

  智能巡检系统不仅可以在PC端显示使用,同时还支持移动端,管理人员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设备的各个时间点的工作状态、GPS状态、通讯状态等各方面状态。

  7.数据分析报表整理

  智能巡检系统自动生成巡检日报、巡检月报、排班计划表、保修工单以及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人员考勤表,隐患类型表、趋势分析,并且能够导出使用。

  系统构成

 

  1.系统构成

  由定位终端蓝牙网关、电子标签、无线网络和系统管理平台网络侧三大部分组成。

  (1)蓝牙网关/电子标签

  蓝牙网关/电子标签实现巡检人员位置定位,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传输、系统管理等应用。

  (2)无线网络

  运营商无线广域网络(4G/5G)

  通过运营商无线广域网,移动智能终端可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实现移动智能终端与后台系统数据交互,即移动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可实时地、准确地传回后台系统或者管理者可通过PC端软件对移动智能终端发布相关消息。

  (3)系统软件

  管理软件:水力电力管理系统(利用客户已有业务系统)。

  智能终端应用软件:蓝牙网关物联网平台。

  系统中间件:智能终端前端应用软件与后台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的接口中间件、无线中间件、数据传送中间件。

  基于蓝牙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巡检系统将可以很好的解决电力企业在巡视巡检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带来切实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方便了巡检人员的巡检和提交巡检结果,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几率;

  2. 确保了巡检人员到位,保证了巡检质量和巡检工作的管理效率;

  3. 巡检质量和效率的大幅提高,减少故障发生率,保证了输送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4. 提高了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提高了管理人员处理缺陷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