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解决方案  >  其他  >  正文

物联网实现泛在互联,助力智能电网建设与发展

作者:成都阿艾夫通信有限公司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12-04-23 16:16:14
摘要:成都阿艾夫通信有限公司 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技术公司,政府重点扶持的物联网企业,国家RFID标准化工作组成员。 公司在射频技术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特别是在中短距离无线数传及RFID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司致力于物联网产业中无线技术、空中接口协议、安全协议、测试技术以及射频集成电路的研发,为物联网应用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 公司注重国际间技术合作,已和多家国外知名厂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公司重视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并与多所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公司得到了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其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及国家无线电频谱检验检测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物联网实现泛在互联,助力智能电网建设与发展




目录
一、项目背景 4
二. RFID 技术介绍 6
1.1. RFID概述 6
1.2. RFID工作原理 6
1.3. RFID的工作频率及应用范围 6
1.4. RFID技术特点及优势 7
三、智能电网需求及解决方案 8
3.1.需求分析 8
3.1.1需求概述 8
3.1.2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应用 9
3.2固定资产管理 9
3.2.1 资产日常管理 10
3.2.2 固定资产盘点 10
3.2.3 资产进出管理 11
3.2.4 资产维修管理 12
3.2.5 折旧报表管理 12
3.3资产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 13
3.3.1电力资产生命周期流程 13
3.3.2电力资产生命周期流程 13
3.4设备巡检及维护 14
3.4.1 巡检维护所面临的问题 14
3.4.2 自动识别技术在设备巡检及维护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15
3.5仓储物流管理 17
3.5.1仓储物流流程 17
3.5.2进出货物验收 17
3.5.3仓储货物盘点 18
3.6电力自动抄表系统 18
3.6.1自动抄表系统 18
3.6.2人工核查抄表 18
3.7高温报警系统 19
3.7.1实时温度采集系统 19
3.7.2超温发出告警 20
3.8关键工具管理 20
3.8.1关键设备跟踪 20
3.8.2超出范围报警 20
四、系统设计 21
4.1 系统架构 21
4.2 网络拓扑图 21
五、RFID应用意义 22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紧密跟踪欧美发达国家电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着力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并举,在智能电网发展模式、理念和基础理论、技术体系以及智能设备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极大的推动国内智能电网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在电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传感器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为系统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电网自愈成为可能。调度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柔性输电技术的成熟发展,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本保障。通信网络的完善和用户信息采集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并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发展智能电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实现清洁能源的开发、输送和消纳,电网必须提高其灵活性和兼容性。为抵御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外界干扰,电网必须依靠智能化手段不断提高其安全防御能力和自愈能力。为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节能减排,电网运行必须更为经济高效,同时须对用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尽可能减少用电消耗。
在2010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这标志着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物联网自有组网、灵活的信息感知、泛在互联等技术特性都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实现基础,推动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如下图:。

在物联网技术体系中,RFID射频技术能为智能电网提供诸多的应用集成,如资产管理、电力巡检、物流仓储、进出入设备控制管理等方面提供应用支撑,实现物与物的全面感知与信息交换,实现泛在的物体信息感知与采集,助力智能电网信息化的建设。


二. RFID 技术介绍
1.1. RFID概述
RFID技术作为智能卡应用技术的延伸,在企业智能化管理模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子标签(Tag)又称作射频感应器,一般带有天线,存储器与控制系统的低电集成电路,它可以存储需要识别传输的信息,是标识人员和物品,以方便辨识、跟踪和记录的工具。RFID射频识别技术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存储的信息发射出去。电子标签具备智能卡的信息存储量大、易识别、信息无法仿冒等特征;还具有非接触式读写、数据读写速度快、提供多重加密方式使信息存储更安全等特点;并且信息的存放格式相对IC卡和磁条卡也更为简单。电子标签良好的物理特性也为在各种任意形状的商品中使用成为可能。由于电子标签具有上述优点,因此,作为一种信息存放载体可以起到标识识别、商品防伪、物品管理等作用。
1.2. RFID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解读器通过接收标签发出的无线电波接收读取数据。射频系统有主动系统和被动系统。最常见的是被动射频系统,解读器将加密数据载波信号经发射天线向外发送,在其周围形成电磁场;电子标签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后从电磁场中获得能量激
活标签中的微芯片电路,芯片将电磁波进行转换,然后发送给解读器,解读器把它转换成相
关数据。控制计算器就可以处理这些数据从而进行管理控制。而在主动射频系统中,装有电
池的电子标签只能在有效范围内活动。
1.3. RFID的工作频率及应用范围
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主要有125KHz、13.56MHz、433MHz、860~960MHz、2.45GHz等,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电平和频率分配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125KHz系统主要应用在动物识别和商品流通等领域.13.56MHz系统一般应用在公共交通和门禁系统等领域,其识别距离较近,一般为几厘米到几十厘米,采用特殊制作的天线最大识别距离为1.5米左右。在UHF频段,系统的识别距离远,可从几米到几十米。433MHz 频段主要用在集装箱跟踪管理;860~960MHz频段主要应用在物流供应链、仓储管理、资产安全管理等业务中。2.45GHz系统被动式系统(无源标签)一般可提供几米左右的识别距离,主动式系统(有源标签)也可以达到几十米的识别距离。
频率 低频 高频 超高频 甚高频
125KHz 13.56MHz 433MHz 860-960MHz 2.4GHz
识别距离 <60cm <60cm 50-100m <20m (无源)
100-300m(有源) <1m(无源)
<50m(有源)
一般特性 ? -价格较高
? -几乎没有环境变化引起的性能下降 -价格较低
-适合短识别距离和需要多重标签识别的应用 -成本较高
—长距离识别
-实时跟踪、对集装箱内部湿度、冲击等环境敏感 -先进的IC技术使最低廉的生产成为可能
—多重标签识别距离和性能最突出 -特性与900M相似
-受环境影响较大
运行方式 无源 无源 有源 无源/有源 无源/有源
识别速度 低速——————————>高速
环境影响 迟钝——————————>敏感
标签大小 大型——————————>小型

1.4. RFID技术特点及优势
1) 读取方便快捷
数据的读取无需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包装来进行。采用无自带电池的被动标签时,有
效识别距离可达到8 米;
2) 识别速度快
标签一进入磁场或电磁波发射范围内,解读器就可以即时读取其中的信息,而且能够同
时处理多个标签,实现批量识别;
3) 数据容量大
数据容量最大的二维条形码(PDF417),最多也只能存储2725 个数字;若包含字母,存储量则会更少;RFID 标签则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扩充到数十K;
4) 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
其无线电通信方式,使其可以应用于粉尘、油污等高污染环境和放射性环境,而且其封
闭式包装使得其寿命大大超过印刷的条形码;
5) 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
利用编程器可以向写入数据,从而赋予RFID 标签交互式便携数据文件的功能,而且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
6) 更好的安全性
不仅可以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而且可以为标签数据的读写设置密码保护,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7) 动态实时通信
标签以与每秒50~100 次的频率与解读器进行通信,所以只要RFID 标签所附着的物体出现在解读器的有效识别范围内,就可以对其位置进行动态的追踪和监控。
三、智能电网需求及解决方案
3.1.需求分析
3.1.1需求概述
在电力设备资产管理中,需要采用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主要有:固定资产管理、资产全
生命周期跟踪和设备巡检与维护。其中: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引入RFID无线射频系统,采用手持终端,最好是支持无线数据通讯的手持终端,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更可以避免人工盘点中无法避免的各种差错,让企业更加准确地掌握固定资产的存量和分布状况。这一点在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越来越重视,以及企业资本运作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
资产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将资产的管理由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对资产的价值、状
态、技术履历等进行全生命周期持续不断的跟踪,以此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对资产管理的需
要。大量密集的数据采集需要使用最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在这类应用中,推荐采用射频识
别(RFID)技术,它既非常适合电力行业大量资产室外安装运行的情况,也可以远距离识读,
有效保证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设备巡检和维护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关键工作,采用集成了无线定位和广域网数据通讯能力的工业级手持终端,不仅可以让管理部门实时掌握现场作业班组的动态,第一时间接受到现场提交的设备隐患报告,还可以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在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的同时,更加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切实改善整个电力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保障。
3.1.2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应用

3.2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部分:

3.2.1 资产日常管理
企业资产采购验收入档后,操作人员使用RFID发卡机为新增设备发RFID资产管理标签,
标签内包括写入资产编号、资产名称、采购日期、保管人员、资产状态、维修人员及电话等信息,标签粘贴或悬挂与资产表面,至此系统记录资产入库完成。RFID资产管理标签将随资产生命周期共同使用,方便操作人员今后工作中盘点、领用、外借、归还、采购、调拨、报损等使用。企业使用在库资产时操作人员使用RFID手持终端读取资产上标签信息,确认取用资产正确后使用手持设备修改RFID资产管理标签数据,系统自动修改资产出库、资产领用人、资产状态等相关信息,资产出库操作一步完成,减少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减少出错率。
资产使用人变更时操作人员只需使用RFID手持终端读取资产上所附RFID资产管理标签
信息,确认信息后使用手持终端改写使用人信息,系统将自动修改其它相关信息,方便操作
人员工作。资产报废或是损毁需要报损时操作人员读取资产上所附RFID资产管理标签信息,确认信息后系统自动修改相关信息,完成后操作人员将标签取下以便循环利用,减少标签使用量节约成本。
3.2.2 固定资产盘点
固定资产盘点的目的是清查财务固定资产帐与实物之间的差别,以便做出相应的财务处
理,以达到帐实相符。对于电力行业这样的资产密集型产业,由于资产总量非常庞大,且分布地域广阔,清查既有固定资产及其分布情况,并完成与财务固定资产帐之间的比对是非常
困难的工作。虽然每年只需要进行一到两次这样的盘点,但在原来纸面作业的方式下,通常
需要动员庞大的人力资源,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同时,盘点的效果常常差强人意,一方
面因为在冗长的盘点过程中,无法保证帐实均停滞在同一时点上等待清查,往往是边盘点边
变化;另一方面,纸面作业、人工抄写和输入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固定资产往
往成为了财务上永远难以真正实现帐实相符的部分。采用自动识别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解决方案为:在所有的固定资产上贴上资产编号的RFID标签。盘点时,将固定资产账目按照资产在账面上的配置地点分别下载到手持终端上。盘点人员按照工作计划,拿着手持终端到相应的地点去逐一扫描该地点所有固定资产上的RFID标签,终端自动完成实际盘点资产情况与账面情况的对比。盘点完成后,将终端中的盘点数据反馈给财务系统,财务系统自动完成相应的财务处理。由于在整个盘点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判别、记录,也不需要人工输入数据,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可以大幅度提高。并且,这样的操作方式将一个大的盘点时段分解成许多个小时段,能够基本解决帐实在时间上的同步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采用支持实时无线通讯的手持终端的话,尽管固定资产的账面和实物都在不断变化中,也能完全保证帐实在同一时点上进行核对。
3.2.3 资产进出管理
企业重要资产如安装有知识产权笔记本电脑、记录有设计图纸的移动硬盘或是其它贵重
物品需要特别防范管理,针对这些重要资产进出大楼将加以限制,防止重要资产非法外流导致企业损失。为加以区分正常合法外借/归还资产与非法私带资产的行为,在企业办公生产大楼进出的必经通道处安装RFID固定式读写设备,对进出人员及资产进行监控,防止资产非法外流。如资产需要外借使用是只需要操作人员使用RFID手持终端读取资产上所附RFID资产管理标签信息,确认信息后使用手持终端改写标签中资产使用状态,同时系统修改相应数据,允许资产流出。当资产通过大楼必经通道外出时,安装在通道中的RFID固定式读写设备读取到标签,经系统确认,如资产允许通过则放行,如资产未经过操作人员登记操作私带资产外流,则系统自动报警,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拦截查扣操作,不让任何重要资产非法外流,保证企业重要资产使用安全。
3.2.4 资产维修管理
企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遇到损坏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只需要使用RFID手持终端读
取资产上所附RFID资产管理标签,就可了解此资产所有维修历史及供应商信息,维修人员根据历史维修信息大概了解资产情况并帮助判断问题所在,加快维修进度及提高维修质量。维修完成后可通过RFID手持终端将此次维修经过追加至RFID资产管理标签中,为今后维修提供历史数据。同时资产需要日常检修保养,管理人员只需要使用RFID手持终端读取资产上所附RFID资产管理标签就可了解到此资产的检修情况,离最近检修时间点还差几天,同时发现超期未检修资产自动声光报警,提示管理人员进行检修,保证企业内资产的分时检修管理,解决了同时检修造成的资产使用真空期发生。
3.2.5 折旧报表管理
企业资产使用过程中都会有折旧发生,使用RFID资产管理系统后所有资产信息都有系统
自动管理,每年自动按规定计算资产折旧数据,并生产信息详实的数据准确的折旧报告,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完成相关报告,为企业下年度资产采购提供依据。
3.3资产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
3.3.1电力资产生命周期流程

3.3.2电力资产生命周期流程
上述固定资产盘点是资产的静态管理,只关心资产的数量和配置地点等简单信息,已经
远远无法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现代化的资产管理,是对资产从规划、设计、使用、直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管理,其目标也不再仅仅只是资产的账面数量价值与实物相符这么简单,而是追求不断提高资产的投入产出比,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随时掌握资产的动态,实时记录每一资产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包括为位置及运行状态、维修更新等等,是一种全动态的管理。通过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能准确及时的掌握固定资产在价值和位置上的变动,更能够有利于按照资产的维修维护周期提前安排维修维护工作,确保资产的运行状态,还能够在同样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大幅度缩减维修备件的采购及库存数量,提高维修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回报率。要做到对每一资产的每一状态变化都进行跟踪,离开了自动识别技术是不能想象,甚至是无法实现的。资产管理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将伴随着需要采集的数据量巨大的增长。不采用自动识别技术,不仅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无法保证,人工记录和输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差错,将会使得整个系统的目标难以得以实现。在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中,除了对资产进行自动识别以外,位置信息也同样重要,必不可少。如何在自动获取资产信息的同时取得位置信息是要点所在。自动识别技术在资产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中的应用解决方案如下:
资产在完成采购入库时,即用RFID标签进行标识。由于很多资产需要在露天环境下运行
或者存放,同时考虑到电力行业的很多都是高压设备,人员不能接近,建议优先考虑采用UHF
频段的RFID标签来标识设备,以便可以远距离采集资产信息,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并且,
建议除了设备的识别编号外,将设备的部分关键信息,如:关键技术参数、生产厂家批次、
采购日期等,存放在标识资产的RFID标签中,以保证即使在无法实时访问到系统数据的情况
下,作业也能正常进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上述资产标识的基础上,任何资产状态的变化,都可以使用手持终端同时自动采集资
产和位置信息,并将相关的信息上传给系统,从而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例如,
在电力设备更换抢修作业中,通常需要在抢修完成后的第一时间立即恢复供电,这时,作业
人员可以使用RFID手持终端远距离读取新设备的资产信息,再读取被替换设备的资产信息,
与此同时,通过GPS或者无线局域网定位技术自动取得相应的位置信息,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系统后,即可完成此次抢修作业资产状态变化情况的信息采集,资产管理系统将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跟踪管理。
3.4设备巡检及维护
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属于设备状态的维护管理,与固定资产盘点和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跟踪
管理不同,但由于涉及资产状态的变化,又与全生命周期跟踪密切相关。设备巡检及维护旨在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隐患提前处理,以避免隐患发展成故障导致更大的损失。
巡检人员在发现设备隐患之后,需要将相关的情况及时、准确、清晰、完整地报告上来,相
关部门将根据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组织安排维修人员前去维修,排除该隐患。
3.4.1 巡检维护所面临的问题
?? 巡检人员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
在传统作业方式下,设备隐患的报告通常依赖于巡检人员的经验和习惯。由于必然存在
巡检人员和维修人员对描述理解的差异,很容易造成误解。另外,也难以保证报告的描述是完整的。一旦产生对描述理解的差异或者隐患描述不够准确、完整的情况,往往会因为所携带的维修工具、备件或其他什么不对或不够而让维修人员无功而返。不仅带来成本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可能因此造成隐患得不到及时处理而酿成惨重的事故。
?? 巡检人员报告的实时性
在传统的纸面或者批处理手持终端作业方式下,报告必须等巡检人员回到办公室将报告
上传或输入系统之后,相关部门才能开始根据报告来安排维修。从发现隐患到完成修理排除
隐患的时间间隔非常长,这本身就是一个“隐患”。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巡检报告,则可
以立即安排维修,大大降低风险,同时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对于电力行业而言,资产分布遍
及城乡,甚至包括人迹罕至的地区,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之下,解决这个问题就更加棘手。
?? 巡检人员的监管
在实际中,巡检人员不按照规定前往巡检现场,随便编造巡检记录和报告的现象并不罕
见,也有不按指定路线巡视,中间偷偷出去办私事的情况发生。这些都直接危害了巡检工作
的目的和初衷。通过可靠的技术手段来监管巡检人员的作业过程,确保其按照规定进行作业,
是巡检能够发挥应有作用的必要保证。
?? 巡检人员的技术支持
设备,尤其是精密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的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常常需要查阅一些与维修设备相关的技术资料、历史档案、参考资料等信息。这些资料通常很难事先准备齐全并携带至作业现场,如果能够实现现场维修人员通过系统可以随时查阅所有的相关资料,将能够有效地改善维修质量,提高维修作业效率。如果能将现场检修的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收集整理,则可以通过系统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并不断完善检修作业的知识库,自动进行典型缺陷库的更新和升级。如此可以有效缩短员工的培训周期,降低成本的同时改进检修工作质量。
3.4.2 自动识别技术在设备巡检及维护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采用以触摸屏输入为主要输入方式的手持终端,与相关的巡检作业工作流管理系统相配
合,形成引导式的报告建立过程,借助系统中也已建立并不断更新的缺陷库,使绝大部分的故障描述形成标准化信息,必要时再辅助以巡检人员的非标准描述,可以有效地解决隐患描述的准确、清晰和完整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选用装备有数码照相头的手持终端,在文字化隐患描述的同时,配合以现场照片或视频,则可以让隐患信息更加完整准确。巡检人员在完成提交报告的同时,手持终端自动采取当时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附加在报告上,用以确认报告来自于设备现场。配合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需要建立报告时,可以先通过读取所需要建立报告设备上的条码或者RFID,一方面可以确保所报告所指设备的信息正确无误,同时也兼有核对设备所配置位置信息的校核作用。巡检及维护所使用的手持终端应具备无线数据通讯能力,对于企业无线局域网可以覆盖的地区可通过WiFi传输数据,对于电力行业资产分布范围极其广泛的行业,手持终端还应该具备无线广域网数据通讯的能力。通过无线数据通讯,巡检人员的隐患报告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回来,检修人员则可以随时随地得到系统中知识库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所检修设备的相关技术及历史档案资料。同时,系统也能够实时跟踪到现场作业人员的实际动态,掌握作业进度,随时进行调度调整。
为了对现场巡检维护人员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手持终端应具备定位能力,在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内的巡检可以利用无线局域网定位技术,否则,则需要手持终端集成有GPS。就巡检
工作而言,这种无线自动定位是最理想的方式,退而求其次的替代方案是配合资产的全生命
周期管理,通过扫描设备上所安装的RFID标签来定位。(由于条码可以复制,用作定位标志
往往不太可靠,而RFID标签具有锁定的、唯一的编号,则可以用作定位标志)
3.5仓储物流管理
3.5.1仓储物流流程

3.5.2进出货物验收
当货物进出仓库时,可以通过手持机对货物进行批量验收,可以大大的提高物流运转效率,提高电力公司仓储的工作效率。如下图:

3.5.3仓储货物盘点
电力公司进出货物浮动不定,经常用进进出出,要经常对仓储物品进行盘点与统计,通过RFID货物标签、纸箱标签、货架标签、拖车标签等标签,能提高仓储货物盘点效率,提高仓储盘点的精准率。

3.6电力自动抄表系统
3.6.1自动抄表系统
实时采集电表运行指标给抄表平台,实现对电表的实时计费管理,真正实现对最终用户用电量调度管理

3.6.2人工核查抄表
对于自动抄表系统,存在异议的用户,可以让抄表员携带集成GPRS模块的阅读机,亲临现场进行抄表,如下图人工抄表流程:

3.7高温报警系统
在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供电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力电缆输配电。分析表明,接触电阻,过负荷等因素引起的接头温度过高,是造成电缆接头处绝缘老化,易发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能够有效的自动监测各节点的温度,一旦出现温度异常情况,立刻上传报警,通知维护人员及时排除隐患,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的供电目的。
发电厂,变电站的高压开关柜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开关柜触点和母线排连接处等部位因老化或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而这些发热部位的温度无法检测,最终导致火灾事故。
近年来,在电厂和变电站已发生多起开关柜过热事故,造成火灾和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解决开关柜过热问题是杜绝此类事故发生的关键。 通过监测开关柜内触点温度的运行情况,可有效防止开关柜的火灾发生,但由于开关柜内高压的结构,无法进行人工巡查测温,因此实现温度在线监测是保证高压开关柜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同样温度在线监测之于变压器、高压电缆等其它高压设备节点具有同等重要之意义。
3.7.1实时温度采集系统
通过在开关柜内置带有温度检测的RFID,安装带有GPRS的阅读机,实时上传开关柜的温度指标,并生成相关的报表。
3.7.2超温发出告警
在后台系统可以设置报警系统,一旦温度超过多少警戒值,就发出警告提示巡检人员对设备巡检。
3.8关键工具管理
电力安全工器具系指为防止电气工作人员触电、坠落、灼伤、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是电力工作人员保障电网正常运作的必要武器,需要严谨管理规范与跟踪,不能遇到突发事件,关键性的工具难于寻找。
3.8.1关键设备跟踪
通过对一些关键设备内置RFID标签,实现对其定位跟踪,出现突发事件,容易找寻工具。
3.8.2超出范围报警
可以对工具存放位置做设置,当工具离开这个就发出告警提醒。
四、系统设计
4.1 系统架构


4.2 网络拓扑图




五、RFID应用意义
信息化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平滑转变
1、 无人化作业;
2、 流程优化,精细化管理;
3、 全面监控、管理;
4、 系统互联,物尽其用;
5、 “财务”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转变。
应用由“闭环”走向“开环”
1、 整合上下游资源;
2、 订单式生产,“零库存”;
3、 提高客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