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话题  >  正文

我国物联网十大科技进展成果在无锡发布

作者:RFID世界网
日期:2023-11-30 13:58:35
摘要:11月25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23中国物联网大会在无锡开幕,我国物联网十大科技进展成果现场发布。
关键词:RFID

11月25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23中国物联网大会在无锡开幕,我国物联网十大科技进展成果现场发布。

低空智联网理论技术创新及长江南京段示范应用:

针对低空安全监管难、频谱资源管控难、网络资源覆盖难等低空智联网的多重挑战,创新基于数字栅格的低空规划、区块链赋能运行管控、三维频谱态势精准认知、空天地海一体化组网和反无人机监控等理论与技术,通过先行创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水上大交管低空智联网体系,更好服务国家“长江战略”。长江低空智联网是中国第一个投入实用的低空智联网,在长江南京段流域合作共建全国内河首个低空智慧管理体系,保护了长江生态,助力了绿色发展,降低了综合成本,赋能了长江海事监管变革,支撑了移动通信向三维空间拓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引领性,将进一步通过长三角区域低空智联网一体化发展,为国家“长江战略”实施和打造长江低空数字经济新业态提供新动力。

“小蜘蛛”低轨互联网试验星座及宽带物联网应用:

面向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对物联网基础设施的重大需求,聚焦增强宽窄结合的泛在物联接入能力,针对频轨资源短缺、星地网络概念验证及宽带卫星物联网应用等挑战性问题,建立了面向流水线制造的载荷工艺链,小规模研制七颗Q/V/Ka频段组网通信试验卫星,实践了“量产设计-生产线-供应链”的卫星低成本量产模式,开拓了开放式商业航天供应链,构建了“小蜘蛛”低轨卫星互联网试验星座,突破了面向3GPP IoT NTN协议大时延信号同步、动态频偏补偿等宽带卫星物联网技术,基于卫星互联网实现电力领域宽带物联业务应用,极大拓展了物联网应用范畴。授权发明专利34项,软件著作权13项,参与我国卫星互联网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广义确定性智融标识网络系统及核心设备:

端-边-云是物联网主流架构,但是该架构包含多级异构网络和传输、计算、存储等多元功能要素,协同这些异构网络和功能要素,满足高铁、工业、特殊专网等复杂恶劣场景下高质量网络通信面临挑战。为此,首次提出广义确定性网络机理及关键技术,研发出广义确定性智融标识网络系统,以及时间内生确定性交换机、智慧融合确定性路由器两类核心设备,在构建高质量端-边-云物联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三方测试表明,多项性能和功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应用在国家XX特殊通信专网、北京新联铁集团、凌云西南工业等党政军和企事业单位。随着自动驾驶、远程操控等急需高质量网络支撑的应用兴起,本项进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异构自适应的边缘协同智能计算技术与应用:

边缘智能计算面临着异构算力、异构数据、异构网络等复杂异构环境所导致的性能瓶颈问题。本进展发现了个性化模型结构与协同模型训练效能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模型推断与异构算力单元的亲和性机理,提出了结构自适应的分布式协同模型训练、亲和性感知的异构算力协同模型推理、异构硬件与数据兼容的隐私保护等创新性技术,形成了系统化的边缘协同智能计算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异构环境下的边缘智能计算性能。研究成果已在MobiCom, MobiSys, SenSys, NDSS等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授权专利8项,形成国际标准草案1项、国家标准草案2项、团体标准草案2项。技术方案已在我国xxx部队、航天宏图、美团、快手等单位部署应用,服务于1亿多终端用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近零功耗软件定义物联网关键技术与核心芯片:

近零功耗软件定义物联网的目标是将复杂环境下、资源匮乏的“弱终端”以极小功耗代价连接上网,其中的科学问题是“十微瓦级功耗约束下的物联网L1/L2层设计方法”。上海交通大学田晓华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积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十微瓦级功耗约束下实现物联网敏捷可重编程功能;首次实现十微瓦级正交频分多址接入,上行并发量最高1019,下行功耗比商用设备可降低130-1500倍。研制出首款集成无线获能、百纳瓦级待机、十微瓦级并发通信、物理层可软件配置功能的SoC芯片。牵头制定IEEE国际标准一项,电子行业标准4项,进展成果已初步应用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为解决工业现场数据传输“最后一米”问题提供一种新方案。

家居物联网边端智能解决方案:

美的自主研发包括芯片、模组和AI算法边端部署工具链Aidget等在内的全栈解决方案,解决了AI算法在算力资源受限的IoT边端设备大规模落地难题,实现了IoT边端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创新突破,推动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全面升级。美的AI语音系列芯片FL119采用四核(M4、RISC-V、DSP、NPU)异构架构,算力专用化,同时支持RISC-V指令定制,加速高频算子,全面提升AI模型推理速度。Aidget通过自动化剪枝和知识蒸馏结合将大模型压缩成小模型获得10X+压缩率,融合训练中量化和后量化实现2X+加速;通过算子汇编优化和矢量化计算等, 实现极低算力MCU(100Mhz级别 )和极小内存(KB级别)芯片的AI模型部署及推理加速。项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亿。

基于精准云网和数字星云平台的产业数字化创新应用:

数字经济浪潮下,产业数字化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选择。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主要在于数据、技术、应用如何实现更好的连接、流通和复用。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建立一套规范和架构,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字平台,从而实现流通和复用。因此,中兴通讯率先在业界提出了“精准云网+数字星云平台+创新应用”的数字交易架构,基于该架构在各行业完成产业数字化成功实践。中兴数字星云平台以积木化业务组件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统一架构、能力标准化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数字星云平台紧紧围绕着数据、技术能力等要素的流通交易复用的宗旨,统一架构、灵活组合,有效帮助企业客户破解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实现企业业务有韧性、系统可生长、成本能降低。

雁飞5G轻量化模组及物联网实时操作系统:

该项目创新性地研发了业内首款轻量化国产化雁飞5G模组,完成射频前端国产化替换验证,实现业内首款低于500元的5G模组的商用,在5G产业界造成极大的影响,有效降低5G终端的硬件成本,提升产业链对5G to B的研发积极性,推进了5G行业终端的研发进程。同时本项目基于该模组完成联通自主可控的物联网实时操作系统的研发,为业内首个实现实时特性的5G操作系统,通过优化系统内核调度机制实现5G时延与抖动的有效降低,推动了uRLLC特性的行业应用;同时项目通过预置联通核心平台及5G网络能力,形成“端网业”一体化能力,助力5G与行业关键场景深度融合。

该项目是响应国家加强操作系统研发力度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5GtoB场景下实现终端国产化的关键,在助力5G规模化应用落地发展上,解决国家层面在操作系统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蚂蚁集团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创新和实施应用:

近两年,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信息技术 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的“多模态”、“呈现攻击检测”和“测试方法”3项国家标准实现了自主生物特征识别在人工智能领域算法的原始创新,促进了移动设备技术和应用集成问题的解决,同时完成了ISO/IEC 和IEEE共计5项国际标准的转化,实现自主制定标准引领国际标准。改进展广泛应用于政务、交通、金融、互联网等国计民生领域,助力移动支付、商户数字化升级。该进展促进了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网络可信身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国数字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Wi-Fi网联无源RFID分布式读写系统研发与应用:

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活动需要对海量物品的识别、定位、跟踪和监管,迫切需要一种低成本、连续覆盖、自动化的管理方式。对于海量物品的标识技术,UHF RFID以其标签无源、低成本、批量读取被广泛应用,但当前读写器实现复杂,成本高,无法规模组网应用,定位能力不足,且读写芯片核心技术非自主可控。制约着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等数字化转型进程。

华为“Wi-Fi网联无源RFID分布式读写系统”,创新提出了一种收发分离的UHF RFID读写架构方案,实现了一种UHF RFID分布式读写网络化方案,读写距离可达30米,大大降低组网成本,并与园区Wi-Fi融合,进一步实现工程建网成本降低。实现“0线改、0工时投入、0漏检、高精定位”UHF RFID的网络化读写通信。

本进展项目已获得1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并研发一颗核心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国际领先。为全国170万+大中型企业资产实现联网追溯提供了更优选择,为企业数字化生产和管理提供更好性价比通信基础。该方案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我国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工业产品的监管和国家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