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中国电信务实推进物联网

作者:C114中国通信网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10-03-10 09:50:52
摘要:物联网究竟拥有怎样神奇的力量令世界倾慕?它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何关系?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有何意义?我国的主流企业又是如何支持物联网发展的呢?
   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工商领袖圆桌会议到中国总理温家宝面向科技界的讲话,2009年,“物联网”成为全球瞩目的关键词。它被美国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之一;被欧盟定位成使欧洲领先全球的基础战略;被中国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受到从国家到各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它究竟拥有怎样神奇的力量令世界倾慕?它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何关系?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有何意义?我国的主流企业又是如何支持物联网发展的呢? 

物联网:全球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这一概念的雏形是在1999年提出的。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根据ITU的报告,物联网意味着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交流”,而无须人的干预。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等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如果说原来我们所说的信息化主要指的是人类行为的话,那么物联网时代的信息化则将人和物都包括进去了,地球上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沟通与管理,全部将纳入新的信息化的世界。可以说,物联网重新诠释了信息化的概念,将信息化提高到了新的更高的层次,在物联网的世界里,物物相连,天罗地网。 

  物联网的产生,是互联网高度发展后产生的必然需求。物联网的用途极为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其前景非常广阔。今天,一些较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已经开始出现,例如食品溯源、安全防范、环保监测、城市管理等。在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期间,物联网技术将全面运用于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尽管现在的物联网应用仍与理论中的功能相距较远,但是它已经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更重要的是,此类应用不断涌现,标志着物联网大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有研究机构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是一个富含金矿的产业。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鉴于此,美国、欧盟、中国等都把该项目列入国家战略规划,投入巨资深入研究开发物联网产业。 

物联网:中国引领世界的宝贵机遇 

  物联网这一新兴的全球性信息产业浪潮,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何特殊意义,在当前的发展现状又如何呢? 

  胡锦涛总书记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而“感知中国”正是中国政府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的中国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新目标。物联网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商品市场的一种创造性融合。以物联网为基础,以传感器为接触单元,把信息化的触角深入到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将导致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生产确保质量、流通实现有序高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消费安全指数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使中国以更高的起点跨入新的发展水平。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可喜的是,在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性的物联网领域中,我国在世界上已居于领先行列,享有国际话语权!无论是在政策、技术还是产业链上,我国的物联网发展都拥有显著优势,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国物联网产业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上。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考察时作出了要加快传感网研究、加快在无锡建设国家物联网园区的指示,为这个全新产业在中国的崛起指明了方向。由此,一股物联网的发展热潮迅速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继无锡创建首个“感知中国”中心之后, “感知北京”随即被纳入北京发展规划,而更多的感知城市则在不断涌现之中。国家发改委把物联网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后,温总理又特别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领先,还体现在位居世界前列的技术研发水平上。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先发优势。目前,我国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物联网领域,我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四大发起国和主导国之一。这将改变我们在计算机、互联网两次信息浪潮中双双落后的局面。 

  我国之所以有能力掌握物联网的世界话语权,更在于我国是世界上少数能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国家之一。物联网的发展,最终还是要看产业链的实力。2009年,得益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一条涉及前端传感、中间信息传递、后端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正蓄势待发。我国物联网产业呈现出各参与方迅速聚合之势,一条涉及电信运营商、高校、科研机构、传感器企业、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等环节在内的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在“感知中国”中心初步形成。 

物联网:中国电信的思考与实践 

  物联网虽然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但其发展和以往任何一个产业一样,离不开产业链的繁荣,离不开一大批企业的参与和投入,特别是需要具有实力的主流企业的支持。作为中央国企和国内主要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肩负着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责任,中国电信将在“感知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开拓创新,务实工作,先行一步、超前一步、跨越一步,认真落实国家领导人“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的指示要求。 

  在推动物联网的进程中,中国电信拥有几点鲜明的优势:首先,从网络资源和用户资源拥有方面看,中国电信拥有固移融合、天地一体的网络,是全球最大的固定通信网运营公司、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运营公司、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公司、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卫星通信能力的运营商。基于这样庞大的网络和用户资源,中国电信能够最准确地了解社会信息化需求的方方面面,提供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服务支撑物联网的发展。 

  其次,从技术层面看,中国电信在一些技术领域的研发已有所突破。例如中国电信的IPv6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将IPv6和物联网结合的实验项目也获得成功。在云计算方面,基于中国电信遍布各省的大型主机托管中心,公司已经开始研究和部署基于云计算方面的工作。在光通信方面,中国电信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光通信网络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具有大容量、广覆盖、高可靠性的明显优势。 

  其三,从信息化服务看,中国电信早在2004年就着手企业战略转型,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转型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基于转型的需要,中国电信推出很多社会信息化应用和行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系统集成和信息化服务方面的经验,有着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项目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2004年开始开发的“全球眼”其实就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城市安全监控、港口监控、网吧监控等数十个行业应用中,在全国160多个城市布放了30万个监控点。 

  基于这几点优势,中国电信有信心也有勇气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推动物联网的发展。目前,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已经在无锡高新科技园落户并开展了工作。中国电信还加入到CCSA标准组,参与传感器通信标准的制定,并参加了“中国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的筹建工作。 

  在服务和应用上,中国电信将结合自身已有的产品,根据社会信息化需求发展和创新,逐步在“商务领航”、“我的E家”、“天翼”等品牌内填充与物联网相关的内容,重点关注环保、农业、交通、能源、物流、城市管理等应用领域。 

  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开发的应用中已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例如在环境监控方面,中国电信在太湖边布置了“全球眼”,实现了远程监控太湖的水质变化情况;农业方面,在长沙农业大棚自动管理系统应用了物联网技术,通过实时传感采集、历史数据存储、智能分析与联动控制功能,提供精准的科研实验数据,达到高幅增产的目的,用信息化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交通方面,中国电信开发了“车管专家”,把GPS、导航、定位、车辆保修、车辆防盗等服务的功能集成在一起,利用物联网的概念和技术实施车辆管理。可以预见,如果在中国电信现有的信息化行业应用项目中逐渐引入传感器技术,就会形成更多新的物联网服务和应用。 

  总之,物联网无论对我们的国家还是企业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现在已然走在世界前列,未来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真正通过物联网带动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靠国家、行业、企业等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中国电信在自身应用创新的同时,也愿与其他企业共同努力,高度关注物联网发展动向,参与物联网建设,分享物联网成果,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链的合作共赢,为我国占领物联网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