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话题  >  正文

RFID: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上来?

作者:慧聪网安防行业频道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07-03-05 11:19:05
摘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RFID在我国的应用正如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一样,必须要立足于自己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要拥有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中国有世界制造业之都之称,是世界最大的技术消化市场之一,无疑会成为这个地区RFID增长的主要动力。
年末,全球RFID产业发展影响力排行榜名单出炉,按照应用数量排名位列前十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中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韩国和加拿大。其中,中国和韩国上升幅度较为明显,澳大利亚从先前调查的第十位上升到第七位。新西兰的RFID应用速度比较滞缓,从性质上说,新西兰扮演着一个“跟随者”的角色,不过,Fonterra——新西兰恒天然乳业集团——世界最大的奶制品制造商除外,Fonterra在RFID技术应用领域做了不少的努力。

    国内市场也是如火如荼,根据《2006年第3季度中国RFID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06年第3季度国内RFID市场整体规模达到7.78亿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报告显示,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第二代身份证进一步推广使用,标签仍为国内RFID产业链中产值最大的环节。

    然而回头看看这一年RFID行业的发展情况,任何年终的综合报道都是不完整的。自从2003年沃尔玛和美国国防部发出RFID使用要求后,整个行业都在等待,希望看到所谓的“引爆点”,等待早期RFID应用达到关键的规模化,将RFID应用主流模式化。对RFID技术的需求也快速增加,正所谓水涨众船高。然而RFID的推广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世界上许多大型零售企业都因为没有很好地调和这种矛盾,最终导致RFID应用计划放缓。RFID的概念从诞生到现在已有几十年了,即便是目前的商业应用,也已经吵闹了好几年了。但实际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颇有一点‘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上来’的感觉。毫无疑问,2006年并没有等到这个“引爆点”,甚至在2007年也有可能不会出现。在中国如此,放眼世界,也均是是如此。

    那么,是什么原因制约RFID产业的发展呢?成本?标准?商业模式?隐私?还是其它的种种?众说纷纭,究竟哪个才是主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这一一的问题,我们来一一的解答。

    问题一:永远不要回避成本问题

    上海现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宝龙认为:“目前,通过与很多上下游公司探讨发现,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也在讨论,最大问题还是成本。”持这一观点的人通常认为成本问题包括标签价格和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两个方面。目前,每个传统条形码的价格是0.25美分,而一个RFID标签的价格大约是30~40美分,是条形码价格的100多倍,巨大的成本差距严重地阻碍了RFID技术的普及。

    另一个成本则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在企业信息化的4个阶段中,我国企业大部分还都处在第二个阶段的水平,而RFID发挥其最大投资回报,则需要企业对产品的信息由闭环应用延伸到开环应用,RFID将在第三阶段信息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为第四阶段平台构建出标准化的自动识别基础设施环境。在中国,目前也只有大型企业才敢当第一轮RFID的吃蟹者。

    对策:

    为了降低RFID标签的价格,使供应商接受RFID技术,实现RFID的普及应用,很多国家和公司都在积极努力。据业内人士预计,当全球的RFID标签需求量超过50亿片后,成本将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地降低到2美分左右。未来10年里,RFID标签将逐步替代现有条形码。

针对成本二的情况,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RFID的应用,国外政府和大企业也是推动RFID技术的重要力量。一是政府,如美国国防部、海关,二是大企业,像沃尔玛、麦德龙这样的跨国公司。只要政府科学地规划,通过各监管系统的信息化,可以较快地实现RFID技术所需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企业的应用就可以利用这样的基础设施来管理物流和供应链。

    思考:

    谈到成本,还有一个相对和绝对的问题,同样的成本,对于利润大的行业,可以接受,而有些行业则无法接受;发达国家可以接受,发展中国家则望洋兴叹。比如,目前,大家都在谈的5美分标签这个理想时,它的承受对象是谁呢?有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RFID的终极理想,即单品实现,5美分的标准可能至少高了一倍!

    二、标准

    数据格式不统一使使用不同标准的RFID产品将不能通用,这对全球化下的物品流通十分不利。目前的现状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和EPC(ElectronicProductCode,电子产品编码)标准之间相互抗衡,中国也开始制定自己的RFID标准,其他国家可能也会制定相应的标准。这就出现了这些标准之间的沟通、相融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关于RFID产品(包括各个频段)的国际标准。各个厂商推出的RFID产品互不兼容,造成了RFID产品在不同市场和应用上的混乱和不兼容。这势必对未来的RFID产品互通和发展形成障碍。另外,中国在超高频的频段上也缺乏相应的标准,而未来,这个频段将是政府、企业应用的重点。目前,我国面对的问题是国内限制供应链使用超高频RFID,从而也限制了EPC编码的使用。相关部门需要尽快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对策:

    中国电子标签(RFID)的应用部署终于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为国家RFID产业政策的《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更加明确了中国RFID的发展路线。RFID国家标准即将出台,并在年底前开放射频使用频率,一系列的进展预示着中国RFID即将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在中国RFID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白皮书》成为制定RFID标准的总体性纲领。

    在国际上,影响RFID标准的五大标准组织分别代表了国际上不同团体或国家的利益。EPCGlobal是由北美UCC产品统一编码组织和欧洲EAN产品标准组织联合成立,在全球拥有上百家成员,得到了零售巨头沃尔玛、制造业巨头强生、宝洁等跨国公司的支持。而AIM、ISO、UID则代表了欧美国家和日本;IP-X的成员则以非洲、大洋洲、亚洲等国家为主。ISO标准则秉持标准的基本理念,少了一些商业利益,更侧重标准的中立性,因此对于加速RFID产业的发展来说,似乎更有弹性和发展前景。

    点评:RFID标准化的重要性能在短期内得到政府和业界普遍共识,充分表明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日益与国际社会接轨。但是国家标准的制定,一方面要防止掉入外国专利的陷阱,避免重蹈DVD的覆辙;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RFID技术的作用,使电子标签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物品流通中得以普及应用,采用全球统一标准势在必行。

但不管怎样,相信有了政府的积极推动、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我国RFID产业必然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三、商业模式

    问题: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受钦认为RFID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投资与盈利模式。他说:“当把RFID用于管理中,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流程的改造,目前的流程不能用RFID,如果使用RFID就必须规范管理及流程。邮政、集装箱、生产制造环节等都面临这个问题。要解决这种需求,需要技术供应商陪着我们一起‘烧钱’,但陪着我们一起‘烧钱’的技术供应商不是很多。”他还表示,“成本太高、标准未定、频段不统一等等,都不是问题。为什么铁道部标签用得好,而一个标签的成本是20元,能说是不贵吗?频率用的是915MHz,能说是频率没有统一吗?关键是开环系统中,贴标签能不能得到回报。为什么海尔贴RFID标签,因为不贴沃尔玛不让进去,但如果没有强制措施,为什么去贴?即使是免费的,还多了一道工序呢!”

    目前关于RFID的投资回报信息很少向公众披露,同时也很少有供应商、流通企业或者终端用户愿意讨论投资回报的模型或者真实的投资回报数据,例如投资回报的百分比、劳务费用节省的数据等。VDC与供应商、流通企业讨论企业的投资回报时,他们的大部分都表示只愿意把这类信息与他们的目前或者潜在的终端用户分享,通常是一些有效的投资回报模型举例以及投资回报例证,目的是帮助产品销售。如果有更多的RFID供应商、增值经销商、终端用户能够分享RFID业界真实的投资回报数据,相信VDC主张的让更多人知晓RFID以及RFID应用水平都会大大提高。

    对策:

    “问题出在应用的商业模式上,如何解决上游投资,下游受益的矛盾?要靠产业集约化,供应链的形成。而成本是相对的,目前的问题是即使价值较高的商品也没有采用RFID技术。当然目前还有基础设施的问题,国家对基础网络的投资力度远远不够。”这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的观点。

    而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陈雯海认为,整体成本的降低,将有助于大家迅速找到符合所有人要求、满足大多数厂商利益的、成功的商业模式。比如大家争论比较多的3美分、5美分的成本底线问题,如果有厂家可在此价格水平上推出满足要求的产品,相信离RFID大行其道不远矣。

    评论:

    RFID技术的应用存在着上游投资、下游受益的现象,生产商如果在商品上加装了电子标签,将有利于分销商、物流商的经营管理,实现动态化、精细化、可视化。所以RFID适用于产业链整合得较好的领域,信息共享机制比较成熟的领域。我国的产业正处于集约化进程之中,制造业的大型化、商贸业的连锁化,无疑将为RFID这样的新技术提供越来越有利的市场环境。

    四、隐私

    问题:

    伴随RFID而来的隐私问题早就有人提出质疑甚至抵制,从2003年起RFID技术于零售业行业的应用陆续引起欧美国家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团体发动的联合抵制运动,抵制的对象包括对沃尔玛及TESCO这样的零售巨头,美国商业周刊曾经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过反对者的呼吁。

其中著名的有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团体CASPIAN,CASPIAN认为在商品里嵌入的RFID电子标签可能会随时被任意的读取器读取数据,甚至可能达到监视个人的目的。虽然这个理由过于牵强,但这些顾虑无非来自对RFID电子卷标可能被不当利用的恐惧。

    有些国家的政府也正在评估这一风险。今年6月,美国的多个政府部门向美国电子委员会(AeA)提交的一项草案,建议将用户隐私保护嵌入用作标签的RFID芯片的应用中。

    对策:

    目前可行的保护办法一是对标签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密,IBM等系统厂商都在从事对安全加密技术的研究。另外一个方法则是简单地让标签失效,但是这同样丧失了RFID的技术优势,RFID能够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所以标签解除使得该技术在顾客走出商店后就失去了优势。

    对于零售业,虽然目前其对于RFID技术的应用,还是以物流监控和产品包装应用为主,但要实现不必大排长龙等待结帐或者让计算机提供服饰搭配建议这样的智能服务,还需要技术人员和消费者保护团体等各方面的努力来解决备受争议的隐私权问题。

    评论:

    安全机制是RFID具有挑战性的课题,RFID标准对安全性也提出了要求。在ISO和EPCGEN2中都规定了严格的数据加密格式和用户定义比特,而在不同应用中对成本、安全性有不同的需求,对于高安全性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要求。董学耕认为,未来的RFID会议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应用信息技术的实际以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能力状况,应旨在务实地推动本土RFID应用,从而推动本土RFID产业的发展。    

    关于全球RFID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尽管有很多的制约因素,但全球和国内的RFID市场前景仍是非常广阔。2006年RFID行业的主要收入来自运输业、汽车制造业以及政府部门,但今后的增长点则可能主要来自制药业、医疗业以及时装业(CPG?)。特别是到2008-2009年单品级跟踪的应用会变得十分普及。VDC预测制药业是首先大规模采用单品级跟踪的行业,不但与药品制造垂直相关的供应链会率先采用单品级跟踪,其它如医疗业和时装业(CPG?)的供应链也会大量采用单品级跟踪。VDC的终端用户研究表明,目前与制药业有关的供应链企业中的大多数(>60%)还不愿意采用单品级跟踪,除非药品制造企业能够推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北美地区仍然是RFID探索的先驱,亚太地区则继续保持RFID应用领先地位,例如在大众化应用基础设施不断整合RFID技术(如无接触卡车票支付、门禁管理等)。中国有世界制造业之都之称,是世界最大的技术消化市场之一,无疑会成为这个地区RFID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开发制定国内通用的RFID标准。

    在未来六年里,预计RFID市场的复合年增率将接近20%,而且有数项因素正在推动该技术得到采用。但据计算技术产业协会 

中国——RFID射频应用市场最后一块蛋糕

    计世资讯(CCWResearch)认为,“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将带动RFID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发展,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RFID应用市场。RFID孕育的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将为推动中国信息化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

    我国公安部门利用非接触式IC卡换身份证是当今全球RFID工程的实践之一,预计到2008年将完成大约9亿张IC卡身份证换证工作。其次,在公共交通和票证管理方面推广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电子门票、智能门禁系统等;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危险品安全管理等方面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试点工程。

    同时,我国正在积极稳妥地发展RFID产业,我国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着手制定政策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支持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改进工艺,降低电子标签的成本,积极拓展电子标签的应用领域。

    结语: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RFID在我国的应用正如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一样,必须要立足于自己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要拥有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中国有世界制造业之都之称,是世界最大的技术消化市场之一,无疑会成为这个地区RFID增长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