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移动新业务层出不穷 企业客户是蓝海

作者:马晓芳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07-12-06 09:04:17
摘要:在语音等传统电信业务市场,运营商的“厮杀”已经相当激烈,集团客户市场是运营商走向蓝海的机会。
  在语音等传统电信业务市场,运营商的“厮杀”已经相当激烈,集团客户市场是运营商走向蓝海的机会 

  “很多人都不知道,长安街上的路灯有一半是手机控制的。”谈到“移动信息化”,中国移动集团客户部总经理叶兵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事实上,目前所有的路灯都有一个后台的开关控制器,只要手机与后台控制器实现连接,不管是采用GPRS网络还是发送短信“开、关、半开、维修”等,就可以直接用手机控制路灯。也就是说,负责开关路灯的那个员工,可以不去单位后台进行操作,而只要在家里用手机上网或者发短信就可以直接控制长安街上的路灯了。 

  在中国电信率先推出面对企业用户的品牌“商业领航”之后,其他运营商也都看到了企业市场的巨大潜力。相对于以消费者用户为主要对象的增值业务,企业市场的解决方案更注重用户的商业需求。 

  叶兵认为,与这块业务直接相关的关键词是“运营商转型”,在语音等传统电信业务市场,运营商的“厮杀”已经相当激烈,集团客户市场是运营商走向蓝海的机会。 

  层出不穷的集团业务 

  按照中国移动的调查,90%以上的时间里手机离开身体的距离不超过1米。显然,手机在信息化方案中成为拥有天时地利的主角。 

  如果将移动网络与WLAN无线接入方式结合,中国移动还将推出“身份识别”。比如结合RFID技术,中国移动推出了基于条码技术、GPRS/PDA的物资管理方案以及与国家质检总局推出的“防伪解决方案”。 

  而中移动和建设部一起建设的“城管通”已经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反响。 

  到目前为止,在建设部的统一部署下,中国移动已经与北京、上海、扬州、成都等12个省区市的28个城市签署合作协议,推广“城管通”。“城管通”借助智能终端与中国移动的无线网络,使城管在移动过程中能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送,并得到反馈和帮助。 

  “校讯通”业务通过“平安短信”、“家长互动”、“亲情对话”、“移动教务”等内容,实现学生、家长、校方三方互动,家长可以追踪学生的行踪以及学习成绩,学校也可以在沟通中提高教学水平。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的“校讯通”用户已经达到1800万, 

  此外,还包括中国移动已经在部分城市试点的“手机挂号”。 

  包括“黑莓”业务也是中国移动集团客户部“移动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移动通过将“黑莓”业务定位于企业客户、自有邮箱业务定位于个人消费者而加以区分。据介绍,自从推出“黑莓”业务以来,“黑莓”手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除了可以用手机控制路灯之外,叶兵表示,中国移动近期还将展示并且推出将钱包、门卡、车钥匙全都集成到手机上的业务和应用。 

  之前,中国移动曾联合诺基亚在部分试点城市推出NFC手机支付应用。 

  在发展模式上,中国移动与NTT DoCoMo类似,采取了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式,比如中国移动与银联合资组建了“联动优势”公司,作为发展手机支付的平台。 

  SI战略构建产业链 

  不难发现,中国移动在发展移动信息化的过程中,采取了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合作的方式,每项业务的背后,都有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一系列厂家,这在中国移动内部被称为“SI战略”(Service Integrate,即服务集成)。 

  叶兵表示,移动信息化目前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市场,因此发展潜力巨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移动集合了上千家合作企业,中国移动在这个产业链中的定位是“集成者”,而不是主导者或者领导者,关键是要实现产业链的合作和共赢。 

  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2年前刚刚成立了“集团客户部”,与增值业务发展迅猛相比,来自集团客户的收入增长更加明显。“集团客户收入每年翻番。”叶兵表示。 

  几大运营商之中最早推出企业客户品牌的是中国电信,早在2004年,中国电信提出转型“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时候,就推出了两大品牌,其中包括针对企业客户的“商务领航”。 

  2004年,非语音收入在中国电信中的比重仅为22%,不过到今年为止,这一比例有希望上升到35%以上,企业用户市场的发展潜力可见一斑。 

  中国移动的移动信息化业务选择了与移动性关联更加密切的行业。叶兵介绍说,面向企业用户的手机解决方案,特征非常明显,一是对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二是用户大多处于移动状态,这决定了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信息化的优势所在,也决定了移动信息化的重点行业在于物流、保险、交通等行业。 

  不过,叶兵表示,中国移动目前没有推出企业用户专有品牌的计划,但集团客户部目前是中国移动内部“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