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智能合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作者:本站收录
来源:财经讯微
日期:2018-08-06 08:42:24
摘要:"智能合约"的概念由计算机科学家、加密大师尼克·萨博在1993年左右提出来,1994年他发表的《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论文,是智能合约的开山之作。1998年,尼克·萨博设计出了一种叫"比特黄金"(bit gold)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机制,但由于缺少广泛支持最后失败了,却被公认为是比特币的最直接先驱。在这里,智能合约体现为加密货币和E编程语言的一个主要功能。

  1

  智能合约是个什么?

  "智能合约"的概念由计算机科学家、加密大师尼克·萨博在1993年左右提出来,1994年他发表的《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论文,是智能合约的开山之作。1998年,尼克·萨博设计出了一种叫"比特黄金"(bit gold)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机制,但由于缺少广泛支持最后失败了,却被公认为是比特币的最直接先驱。在这里,智能合约体现为加密货币和E编程语言的一个主要功能。

  智能合约是代码和数据的集合,寄存于区块链的具体的地址。简单说来,智能合约更像是在区块链中的一个自动化代理:有自己的账户,在时间或事件的驱动下能自动执行一些功能,如可以在相互之间传递信息,修改区块链的状态(账户信息等),以及图灵完备(可以用图灵机做到的所有事情,通俗来说就是一般编程语言可以做的所有事情)计算。

  与普通合约相比,智能合约的不同点在于,待判别条件的评估与执行都借助计算机代码完成,不再需要建立与第三方的信任关系。例如,如果小贝购买一套沙发需要支付给小叶5000元,要求3个月之内进行交付,就会触发智能合约代码,自动判断小贝是否给与小叶 5000元以及是否三个月内完成交付,执行过程中,双方无法自行更改交易。

  智能合约的关键特点是它的执行力不依赖任何信用背书。 也就是说,你不需要依赖第三方(银行、支付宝、保险公司等)来执行各种条款。既不需要依靠对方对合约的履行言行一致,也不需要在合约执行出现问题时,寻求律师和法律制度来纠正;智能合约可以及时客观地执行合约约定的各个事项。因此智能合约的特点包括:

  · 合约可以被自动地、无需信任地和公正地执行

  · 在合约制定,履行和强制执行过程中取消中间人

  · 摆脱律师的存在

  2

  智能合约与保险

  智能合约可以应用的地方很多:从金融、保险到邮政,任何交易发生或者用到契约的场合。因为智能合约技术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征,这些交易或者契约执行,可以在没有第三方权威背书机构的情况下发生,且不损害安全性。

  下面,我们将以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举例,来帮助大家理解智能合约是如何工作的。

  以最常碰到的车险理赔为例。当我们在大街发生微小的事故时,我们通常是选择"私了",不会通过保险公司,因为,通过保险公司理赔的流程复杂冗长。然而,"私了"虽然能快速解决问题,但是因为责任方的违章情况没有被记录在案,违章成本依然很低。

  但是,运用智能合约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智能合约在保险理赔方面,可以针对性地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效率和违章记录。

  设想,当你和保险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合同内容被翻译成了代码语言,形成一个智能合约,如下图所示:

  当然,上面示意图里的"触发条件"和"执行动作",在真正的智能合约里是被编译成计算机代码的。同时,智能合约中的条文是非常详细、具体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它们被编译成代码,并且方便执行。为了帮助理解,上图中的"触发条件"经过了简化,实际的情形会更复杂,比如还要考虑到车龄、人员受伤情况、责任方是第几次肇事,等等。

  所以,一旦在某次事故中,某个赔付条件被满足,那么智能合约就会自动执行赔偿,比如上图中的情形1,如果B是责任方,那么智能合约就会自动从B的财产账户中划拨300转移到A的账户中,并向交管部门汇报,扣2分。

  这个执行动作一旦完成,就会生成一个记录这些执行动作的数据区块,上传到区块链网络的每一个节点,比如你和对方的电脑、不同的保险公司,以及交通监管机构,保证这份记录不可篡改,永久在线。

  3

  智能合约与贸易

  智能合约在交易买卖中的情况也类似。我们将上面的图换成国际贸易的情况,就是下图。

  在今天,我们和非洲的农户进行交易,必须要通过跨境贸易公司或者阿里巴巴。而运用智能合约,就可以免去这样的中间机构,直接和供应商进行交易,从而也省略了不少中间费用。更不用说还有众多的仓储、清关、检验检疫、物流等流程,如果智能合约也应用在这些场景,那么可以节省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将是非常可观的。

  然而,这里有另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触发条件造假。比如A发货、B收货的过程,如果一定要人为参与,就变得不"智能"了,因为A可以在没有发货的情况下,向智能合约输入"已经发货"的指令;或者B在已经收货的情况下,忘记向智能合约发送"收货"的指令。这笔交易产生问题的几率还是很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智能合约和其他技术的结合,特别是区块链+物联网。

  如上图所示,当A的"200kg一级大红袍"离开他的仓库时,通过RFID(无限射频识别,一种广泛用于物联网的技术)扫描"200kg一级大红袍"的全球唯一识别码,在系统上通过计算机代码记录"2018年8月2日16:43,从仓库A发出200kg一级大红袍,由V送达B",并将这条记录生成一个新的数据区块上传到A与B都在的区块链。于是,这个记录在全网广播,并被每个节点记录,这些节点可以被其他茶叶生产商、代理商、食品监督机构、海关、检验检疫机构、物流公司、工商税务机关等节点记录。

  当"200kg一级大红袍"进入仓库B时,同样的,通过RFID扫描这批货物的ID,在系统上记录"2018年8月5日20:23,由仓库B接收200kg一级大红袍,由V从A送达",同样上传到区块链。

  通过以上的技术方式,一旦"货物X离开仓库A""货物X抵达仓库B"这样的信息所在的两个数据区块的哈希值匹配,那么就是满足智能合约的执行条件,智能合约就会自动执行"从B的账户中转移XX万元给A"的指令。

  4

  上述仅仅是关于智能合约在未来商业应用中,管中窥豹的一瞥。作为区块链技术中极有可能最先落地的技术方案,智能合约"去中介化 "的过程,也就是将个人价值扩大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时代,一个没有"低质高价"商业欺瞒的时代,在价值互联网上,商业价值的流通,必将更加纯粹与高效,进而迎来一个更加纯粹高效的商业文明新纪元。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