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讲科技:证件电子化,身份证先行一步

作者:本站收录
来源:千寻生活
日期:2018-01-09 10:24:50
摘要:电子化身份证并不是毫无来由的科技新生事物,它本身就是实践着身份证件向着更安全、更方便与更容易管理应用方向发展的必然规律。只是在眼下阶段,大家对它尚感觉陌生,也会有着更多的疑虑与担心。
关键词:证件身份证

  关于身份证的话题,"刚刚讲过"似乎已经讲过很多次,但是不久前广州开始签发了全国第一张"微信身份证网上应用凭证",并据说今年开始将会向全国范围推广。于是,一下子就把"身份证电子化"的话题推到了台前,还是有朋友留言希望刚刚能够对此再专题讲讲:

  我们首先要来认真分析一下居民身份证的根本性功能--就是证明持证人的具体身份。因此,至少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性功能:一是唯一性;二是防伪性;三就是便携性。所以,从这三点来看,我们就会应该大致明白身份证从一代的塑封卡到到二代及更新的芯片卡的升级逻辑。同样,这也将会是居民身份证进一步升级演化时必须遵循的逻辑!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电子化能否遵循并优化这三点逻辑:

  唯一性:

  最新版第二代身份证的内置芯片,已经可以记录使用者的指纹信息,拥有了这样的生物识别特征码,按理说唯一性没有问题的。但当前身份证的最大死穴却出在遗失补办这一环节。之前曾写过文章介绍,由于当前身份证查验环节都难以随时联网,从而导致现行身份证没有设置注销功能,一旦遗失后再补办,原件只要还存在着,就会与补办的新证起到同样的效果。

  而当下所推化的电子化身份证,其基础恰恰就是联网环境下使用,虽然可以在不同移动设备上实现复制化使用,但却可以通过数字验证与网络同步,确保任何电子化身份证永远只能在一台设备上登录并使用。就像我们在不同的手机上使用自己的微信帐号、支付宝帐户,但永远只能有一个设备上有效,就是这个道理;

  防伪性:

  那这更是电子化证件的优势了。因为防伪的关键并不在把证件做得多复杂,而在于如何去鉴别。现在的身份证无论应用了多少种先进、高级的防伪技术,可是这些都需要有专业化设备的辅助。而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对于身份证的查验,都只有最基本的眼看与手摸,甚至还有更多的环境下,都依赖于几乎没有防伪功能的复印件的留存;

  刚刚来讲一个身份证复印件的隐患,你可能会在A地为了X原因,提供了一份自己身份证的复印件。但是你无法预测,拿到你的复印件的对方,会不会再次复印后去做任何你无法知晓的事情。而电子化身份证可以衍生开发一种电子复印的功能,可以提供给对方所有需要的信息,但在电子数据交换过程中,可以进行有限授权或者专用授权的控制,再也不必担心被超范围使用了;

  便携性:

  表面上来看,前日趋大屏化的手机略显笨重,可是它却已经成为人们的必带之物,电子化身份证功能加入进去之后,其实并未增加任何份量与负担;而身份证虽轻薄更容易携带,但它却是专一携带,实质却是平白在随身物品里添上了一项。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即使是原本保存有电子化身份证的手机遗失或遗忘了后,完全不必烦恼,直接可以在新的移动设备上登陆自己绑定的帐号信息,获得电子化证件,而不必担心其它因素;

  因此,综合来看,电子化身份证并不是毫无来由的科技新生事物,它本身就是实践着身份证件向着更安全、更方便与更容易管理应用方向发展的必然规律。只是在眼下阶段,大家对它尚感觉陌生,也会有着更多的疑虑与担心。为了加强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仔细思考一下:

  1,不要理解为身份证电子化之后,就会将实体身份证件取消,其实两者在现阶段的不同场合里各有优势,可以两者共存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比如,必须要在线下见面,并且能拥有专业读卡设备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对方使用实体证件;而如果是在线上需要验证,电子化身份证就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了;无论如何,实体化的身份证件,可能会更加小型化、异型化,但其实用价值依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

  2,设计第二代身份证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眼下对于身份证的使用频率会如此之大。而电子化的身份证,实际上在对于身份证的使用场景进行轻重程度不等的分级,减少社会上的各项事务对于同一张身份证的依赖与看重,这样,减少人们随时随地携带并使用身份证的时间,这样可以非常大地降低身份证遗失的概率,转而由电子化证件替代;

  3,对于电子身份证的应用,也会遵循着由易至难、由低安全防范往高安全防范的规律而走。必须要明白,当前全社会对于身份证的查验工作至少有90%以上都是非常初级的人眼对照以及公开信息读取,这些工作,完成可以能过联网化的电子身份信息的读取与交换,节约出大量的社会管理成本,而且更可以提高效率;

  4,电子化的身份证必然会带来黑客的窥探以及不同程度的破解。但这与世界上所有的系统或者是平台一样,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安全隐患。这件事本身并非是电子化身份证的错,而是我们对于任何信息化系统与程序的通病认识。这也是国家在推进电子化身份证时所保持的谨慎态度的原因:必须要有足够安全强度与足够安全防范保证的系统,才可以运行这样的转型服务!

  其实再仔细多想一点,过去曾经有许多必须要凭本人身份证才能办理及完成的事情,现在大多数通过本人手机验证码就可以完成了,这手机号与相关的验证码又何尝不是一个已经先行推广使用了的个人身份证的电子化版本呢?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