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环保+个人化 美国家用电器吹物联网风

作者:本站收录
来源:trademag1
日期:2017-07-31 14:58:33
摘要:近年随着环保议题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兼具智慧与节能的家电产品开始广受制造商与消费者的关注。

  根据Cisco数据指出,价值约190亿美元的物联网装置系统,将带领智能家电市场继续发扬光大,预期未来全球各大品牌将出现更多激烈品牌厮杀,抢食这块大饼。

  近年随着环保议题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兼具智慧与节能的家电产品开始广受制造商与消费者的关注。

  根据Cisco数据指出,价值约190亿美元的物联网装置系统,将带领智能家电市场继续发扬光大,预期未来全球各大品牌将出现更多激烈品牌厮杀,抢食这块大饼。

  根据美国市调公司HIS的统计,每年全世界家用电器商品的出货量超过5亿8,000万台,预计于2017年上看7亿台,主要成长市场为中国、印度及土耳其等新兴市场。据Statista网站的调查,全球家电用品最大量制造商为中国美的(Midea Group),总销售额达到200亿美元。其他大厂还有格力(Gree Electric Appliances)、美商惠而浦(Whirlpool)及瑞典商伊莱克(Electrolux)。这些家电制造商推出大型家电如:炉具、烤箱、冰箱、洗衣机、烘衣机,及小型家电如:吸尘器、电风扇、加湿器、除湿机及烤面包机等。

  环保意识起 节能家电风潮火

  目前美国有家用电器制造商265家,瓜分每年约180亿美元的市场营业额。其中以惠而浦的销售量遥遥领先,其他如通用电子(GE)及AO史密斯(AO SMITH)也为知名品牌,本土制造家电约25%出口至国外,主要出口国为加拿大与墨西哥。除本土品牌外,美国家电消费市场也相当依赖国外进口产品,中国及墨西哥为主要进口来源国,占据60%以上的美国市场,知名品牌包括伊莱克、德商博世(Bosch)、海尔(Haier)及韩国LG。

  厨具家电占美国家电产品最大销售量,过去五年销售持续成长,去年约占美国家电产业销售总值31.2%。

  其中电炉或电磁炉、烤箱与一般炉台等用具与零件占55%;燃气类烹煮器具约占35%,其他炉具则约占10%。其他家电类产品包括洗衣类电器,2013年在美国国内卖出约1,400万台。

  近年由于环保意识抬头,有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购买节能家电,这波风潮也将持续推动家电产业起飞。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EPA)数据数据,自2008年起节能家电销量逐年攀升,2013年出货量达到1,800万台,比2008年约增加一倍。

  智能家电则是另一个快速成长品项,根据Statista网站预测今年智能家电将达54亿美元销售量。为应对不同消费群需求,家电制造商也将持续增进产品功能及与网络的链接性功能。

  个人化元素 融入电器品设计

  个人化电子产品的上市,对于家电用品销售量也无可避免造成冲击。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于2007至2010年间,美国家用电器销售量下滑3.6%,但电视、计算机及手机等个人电子产品销量却增加1.8%。惠而浦、GE及三星等大型制造商因而转移研发重心,大量将个人化元素加入电器产品设计以吸引消费者购买,例如:三星tablet fridge将控制平板系统镶嵌于冰箱或是西门子(Siemens)的相机冰箱,每次开关冰箱门的时候都可自动拍下冰箱内物品,让使用者可随时透过智能移动产品检视冰箱内物品。

  前三星电子美洲区营销副总裁Kurt Jovais曾表示,三星电子现阶段与未来目标是要将家电结合手机及物联网,推出具整合功能的新型智能家电,让消费者与家电及其他整合平台能做多面向互动,有别于旧有产品的讯息及指令单向流通。

  高级家电品 抢攻顶级客户群

  根据美国新经济思维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New Economic Thinking)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美消费者花费于个人用品消费总额,金字塔顶端的高资产群族就占40%。由于瞄准顶端客群的惊人消费力,厂商纷纷推出高级家电商品,以迎合高端消费族群对于质量及功能的极致要求,例如:Sub-Zero高级冰箱及炉具公司推出 Sub-Zero BI42S双开对门冰箱,除容量超大外,也配备精准的温度控制功能;Wolf的DF304型高级燃气炉,配备有双对流式电烤箱及十段烹煮模式。此外,LG、Bosch及Electrolux等国际知名品牌厂商也都纷纷推出豪华版高端家电,抢攻顶级客群消费市场。

  根据ABI Research的统计,现阶段自动化家电市场总值约为5亿7,000万美元,2017年以前预计将达到26亿美元。Cisco数据更进一步指出,总价值约190亿美元的物联网装置系统将带领智能家电市场继续发扬光大。对各家制造商而言,这股物联网潮流已无法被忽视,因此纷纷投入更大笔资金,预期未来各品牌将会出现更多激烈品牌厮杀。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