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无人驾驶技术将如何“杀死”私家车

作者:MechCore
来源:创事记
日期:2016-03-23 09:45:55
摘要:谷歌正在陷入与传统汽车厂商的纷争之中,双方对于汽车的发展前景有着根本性的分歧。谷歌的激进政策似乎正在令传统汽车厂商越来越难以忍受。捷豹路虎研发及技术总监WolfgangEpple博士最近表示:“捷豹路虎汽车公司不会将汽车打造成一个将驾驶者像货物一样从A点运输到B点的机器人。”相较于谷歌对无人驾驶的笃定,传统汽车厂商更愿意称呼自己的研究方向是辅助驾驶系统。
关键词:无人驾驶Uber

  

  谷歌正在陷入与传统汽车厂商的纷争之中,双方对于汽车的发展前景有着根本性的分歧。谷歌的激进政策似乎正在令传统汽车厂商越来越难以忍受。捷豹路虎研发及技术总监WolfgangEpple博士最近表示:“捷豹路虎汽车公司不会将汽车打造成一个将驾驶者像货物一样从A点运输到B点的机器人。”相较于谷歌对无人驾驶的笃定,传统汽车厂商更愿意称呼自己的研究方向是辅助驾驶系统。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传统汽车厂商不欢迎无人驾驶技术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无人驾驶技术将会导致汽车厂商在交通事故的诉讼中处于劣势——即便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低水平,但剩下的部分也依然是汽车厂商所无法承受的。第二,无人驾驶技术将降低消费者购置新车的意愿——“谁会去升级一台无法提升自己操作体验的机器呢”,从而影响汽车厂商的销售成绩。

  这两点当然是正确的,但我认为这两点并不全面的。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对传统汽车厂商的影响绝对不是减少销量这么简单,无人驾驶汽车或许将让私人汽车这一名词走入历史。

  和许多喜欢讨论技术的评论人不同,我从不认为技术会是无人驾驶的阻碍。就目前谷歌、Uber的研究进度来看,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的确已经在可预见的范围之内了,谷歌“五年上路”的宣言并不只是说说而已。相比之下,无人驾驶汽车的相关法律问题似乎更加值得关注。但是,我认为法律问题其实就是技术问题。如果无人驾驶技术确实显示出其相比于有人驾驶的优越性,那么法律问题将不会成为阻碍。至于汽车厂商担忧的责任划分问题,我认为通过立法机构、汽车厂商、谷歌乃至保险公司的多方博弈,必然可以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传统汽车广告对汽车产业未来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汽车厂商试图为我们带来一部人性化的、易于操控的舒适型汽车。而谷歌无人驾驶技术所昭示着的未来则不言而喻,一个无人操纵、自动运转的运输系统,不同厂家生产的汽车应当按照相同的标准通过网络进行统一调度。

  在谷歌的无人驾驶系统下,不同的厂家生产的不同档位的汽车应当尽可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对统一的体验。这是互联网时代公平原则的体现,也使得传统汽车厂商所擅长的对汽车性能的升级变得十分鸡肋。这无疑是传统汽车厂商所不愿意看到的。然而,对于汽车厂商而言,这并不是最为致命的一点,还有更大的危机隐藏在这小小的冰山之下。

  想像一下吧,如果你有了一台无人驾驶汽车,而这个世界上又有Uber、滴滴这样的打车软件,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让这辆汽车停在车库里呢?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无疑会让Uber与滴滴获得大量的、随时待命的汽车资源,这将极大地降低消费者对私家车的依赖。那么,问题来了,如果Uber、滴滴可以提供足够的运力,普通消费者还有必要购置私家车吗?答案也许是否定的。

  看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发现上一段中存在一个小小的死循环——如果消费者不再购置私家车,Uber与滴滴如何能够获得充分的运力呢?答案很简单,让Uber与滴滴来购置这些无人车!我相信在市场的作用下,Uber、滴滴与摆脱了人类驾驶员的出租车公司将会不断趋同,它们之间的竞争将保证无人驾驶汽车拥有充分的冗余量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动的需求。在这样的条件下,私人汽车走向统计意义的消亡几乎是可以肯定的,整个社会的汽车保有量将下降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对于传统汽车厂商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

  我相信无人驾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然,对于汽车厂商与热爱驾驶的人来说这未必是一个好消息。有心理学家认为,男性对驾驶活动的偏爱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控制欲。这似乎可以归于所谓的“情怀”。但遗憾的是,我从不认为“情怀”可以帮助汽车厂商对抗潮流。

  很多人喜欢烧煤的蒸汽小火车,比如谢耳朵,比如木心,他们认为小火车是正统的、浪漫的、慢得有道理的,但属于蒸汽小火车的时代还是一去不复返了。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