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欧洲车联网项目eCall沦为“鸡肋”?

作者:庞国霞
来源:中国汽车报
日期:2014-10-13 14:47:49
摘要:前不久,名为“eCall柏林日”的欧洲汽车紧急救援呼叫系统(eCall)国际会议在德国举行。欧盟委员会官员以及来自汽车、零部件和相关行业的代表出席会议。会上,通用汽车旗下欧宝品牌宣布,2015年将在部分欧洲国家推出安吉星互联汽车服务。

  前不久,名为“eCall柏林日”的欧洲汽车紧急救援呼叫系统(eCall)国际会议在德国举行。欧盟委员会官员以及来自汽车、零部件和相关行业的代表出席会议。会上,通用汽车旗下欧宝品牌宣布,2015年将在部分欧洲国家推出安吉星互联汽车服务。

  欧宝的决定,将eCall项目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早在近10年前,欧盟就曾雄心勃勃地制定计划,希望2009年欧盟国家销售的轻型车都配装eCall系统(2011年欧盟通过决议改为强制安装),以最大限度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中因救援迟缓造成的人员伤亡。然而,这个车联网项目却被一再推迟实施。今年4月,欧洲议会的投票结果决定,eCall项目将在2017年10月以后部署。

  既然欧宝将通过安吉星系统率先提供车辆碰撞自动求助(ACR)服务,e-Call项目还有实施必要吗?汽车企业是否应该各自先推出紧急救援呼叫服务?这些问题一下子摆在了欧盟委员会和汽车行业面前。

  ■汽车企业等不及了?

  今年以来,汽车企业明显加快了互联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速度。在这方面,欧宝就是一个例子。早在今年3月日内瓦车展期间,该公司CEO倪凯铭就“放出风声”,欧宝将从明年起在欧洲市场推出配装安吉星系统的乘用车。他表示:“从2015年起,安吉星和欧宝将使在欧洲驾驶汽车变成一件更安全、更享受的事情。”

  今年6月,欧宝公布最新重组计划。除对新产品布局外,通过提供安吉星等科技创新,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具有激情、亲民的汽车品牌也成为欧宝提出的目标。在9月举行的eCall柏林日上,欧宝未来移动业务总监格利特·莱默尔和安吉星全球紧急求援服务推广和战略经理凯萨琳·M·毕沙普发表演讲,阐述安吉星紧急求援服务如何发挥作用。据介绍,凭借ACR技术,安吉星能够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乘员无法求救时,自动与救助中心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如果无人应答,工作人员将锁定位置,派出车辆救援。此外,如果车内乘员需要医疗紧急救护或目击交通事故,都可以按下按钮申请救援。

  从上述功能看,欧宝车型所能提供的安吉星服务与eCall项目是重合的。只不过,一个是雷厉风行的企业行为,一个却是拖了又拖的政治决策。2011年,欧盟为该项目划定的截止期限是2015年10月;今年,这条时间线又往后推了两年。

  还要继续等待吗?流失的时间就是宝贵的商机。如今,安吉星在美国、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的用户已达约700万人。对于通用和欧宝而言,他们或许已没有耐心。

  ■eCall推进难在哪儿?

  事实上,此前随着执行期的临近,人们从未停止对2015年10月实施eCall 项目是否可行的质疑,汽车行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针锋相对。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请求给出3年的缓冲期,以便汽车行业“提高技术的适应性”。该机构秘书长伊万·霍达克称:“考虑到欧盟成员国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相关立法以及评估技术和法律方面的挑战,把2015年10月设为截止期限不切实际。”

  然而,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汽车联合会(FIA)方面可不这么看。这家非盈利性国际组织敦促有关方面一定要如期部署eCall项目。该机构I区域政策总监罗兰安娜·柯丽德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十年来,我们对于这个重要的安全立法一直‘纸上谈兵’。这是一件让人颜面尽失的事情。欧盟方面需要高效决策,以便eCall项目能够尽早发挥效用。”

  与意见不统一相比,基础设施不完备恐怕才是致命伤。据介绍,目前共有4颗卫星负责测试eCall系统,一旦测试阶段结束,欧盟将发射更多的卫星对项目提供支持。不过,全球最大的智能卡制造商金雅拓(Gemalto)公司汽车业务发展总监马塞尔·维瑟指出,外界担心没有足够的伽利略卫星支持eCall系统运转。

  eCall项目一再拖延实施,甚至让很多最初的立法支持者感到沮丧。ABI 调研公司车联网业务总监兼副总裁多米尼克·邦特称:“我对强制实施eCall已失去信心。10年前,这个项目可能还是惟一选择,但如今其数据与语言同时传输(DOV)技术已经过时。”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食之无味”或许才是eCall的最大尴尬。无论欧洲市场、汽车还是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该项目最初成形时的状态已有天壤之别。

  目前,欧洲经济仍在恢复中,汽车市场的回温也是建立在产品打折销售的基础上,一款新车在欧洲的实际售价往往只有标价的80%。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本35欧元~100欧元不等的eCall设备将不受欢迎。维瑟认为:“消费者不愿意在购车上多花钱,汽车厂商也不愿意增加成本。”

  而在对eCall项目的漫长等待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比如福特、PSA、宝马和沃尔沃积极推进车辆紧急救援呼叫系统的研发。如今,这些汽车企业担心,eCall的实施将使他们的产品变得多余。邦特称:“大家都在推进自己的项目,不愿再为eCall耗费光阴。”

  这是残酷的事实。近年来,车联网技术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大踏步飞跃发展,为汽车制造商创造了崭新的诱人商机。比如,汽车企业通过获取位置、机械运转甚至是消费者身份等海量数据和信息,进一步保持及改善与用户的关系。eCall项目正式实施后,他们还能从中获利吗?

  退一步讲,即便汽车企业受益于e-Call的强制实施,项目的一再推延也将削弱其吸引力。邦特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研发方向是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而e-Call仅在事故发生后发挥效用。他表示:“eCall平均每年可挽救约2000个生命。ADAS效果更显著,有望平均每年让1万~1.5万人幸免于难。我并不是说,eCall不重要,而是我们能做得更好。如果政府强制车辆配装ADAS系统岂不更好?”

  从技术条件上说,随着4G LTE的快速普及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也让借助调制解调器工作的eCall黯然失色。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