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杨学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仍有广阔前景

作者:周勇
来源:经济日报
日期:2012-03-19 09:01:35
摘要:作为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行业领域,电子信息业有望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呈现长期需求旺盛局面
关键词:物联网杨学山

  作为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行业领域,电子信息业有望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呈现长期需求旺盛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业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并成为出口的中坚力量。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74909亿元,同比增长17.1%;累计出口6612亿美元,同比增长11.9%。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态势的影响下,我国电子信息业整体增速也在逐步放缓,业界开始质疑电子信息业发展是否已经临近“天花板”。对此,在近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工作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仍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行业领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仍有广阔的前景。”

  规划引领 提升支撑能力

  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日前表示,其发展重点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与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服务外包、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和IC设计10大领域。此外,规划还重点部署了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基础软件提升工程等8个工程。

  此前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整机价值链提升工程”、“基础电子产业跃升工程”和“重点应用电子产品”三大突破方向。“《规划》提出,未来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增加值年均增长则要超过12%。从这两个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电子信息制造业将更重视增长质量的提升。”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说。

  对于落实这两个规划,杨学山指出,关键在于明确其主线是要实现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高端需求到全面支撑国家信息化建设、满足信息安全需求的转变,逐步摆脱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具体来说,既要重视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求的技术支撑能力,也要提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创新驱动 攻克核心技术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必须把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放在突出位置。

  今年1月,我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被正式确立为IMT-Advanced(俗称4G)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移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再次走到了世界前列,也为TD-LTE产业的后续发展及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基础。

  此外,2011年,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突破65纳米,TFT-LCD、PDP面板大规模量产……。一系列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着产业的不断进步。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136.4万件,占全部专利申请总量的35.8%。

  丁文武表示,2012年,要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形成完整创新链条,提升成果产业化效率;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重大工程为抓手,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不断积累原始创新能力,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软硬融合 拉动产业需求

  软件与硬件、终端与网络之间的边界不断交融,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应用,拉动了整个产业的长期旺盛需求。

  “硬件是软件的载体,软件则是硬件的灵魂,软件和硬件的融合,推动电子信息业更好地发展。”陈伟表示。

  产业内部子行业间、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间也在融合渗透深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造与服务、终端与网络、硬件与软件、应用与平台间的边界进一步交融。在融合模式下,价值链拓宽延伸,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拉动了整个产业的旺盛需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三网融合”、IPTV、手机电视和互联网视频进入规模化发展;云计算、SaaS(软件即服务)等新型产业形态逐步成熟;4C融合加快,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终端产品。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超过1.84万亿元,同比增长32.4%,超过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10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一大亮点。“今年,软件产业要确保实现25%、力争28%的增长目标,继续保持‘快增长’,为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稳增长’作出更大贡献。”陈伟表示。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