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3年起银行将发金融IC卡

作者:陈韶旭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日期:2011-03-31 09:58:07
摘要:2013年起,我国的商业银行都将开始发行金融IC卡,其中工、农、中、建、交和招商、邮储银行今年6月就“打头阵”。这意味着今后银行卡持卡人不必再担心现有的磁条卡因技术简单而不安全,同时可以享受丰富便利的消费应用。未来使用银行卡可能只要像刷交通卡一样,“滴”一下便完成支付,而且卡片的形状也将各式各样,而不拘泥于长方形。

  2013年起,我国的商业银行都将开始发行金融IC卡,其中工、农、中、建、交和招商、邮储银行今年6月就“打头阵”。这意味着今后银行卡持卡人不必再担心现有的磁条卡因技术简单而不安全,同时可以享受丰富便利的消费应用。未来使用银行卡可能只要像刷交通卡一样,“滴”一下便完成支付,而且卡片的形状也将各式各样,而不拘泥于长方形。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明确“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这是央行首次对该项工作提出时间表,今后两三年,磁条卡将退出市场。

  向“芯片”升级

  磁条卡技术简单,磁条信息易被复制,伪造磁条卡、盗用磁条信息的案件频繁发生,给持卡人、发卡机构造成巨额损失。

  国际银行卡组织Europay(现被MasterCard收购)、MasterCard和VISA联合制定银行IC卡技术标准(EMV标准),推动各国进行“EMV迁移”。即按照EMV标准,在发卡、业务流程、安全控管、受理市场、信息转接等多个环节推进银行磁条卡向芯片卡技术的升级,把银行卡磁条卡换成IC卡。

  为加快EMV迁移进程,银行卡国际组织启动“风险转移”政策,将发卡行承担银行卡欺诈风险改由发卡行、收单行中未采取EMV迁移的一方承担。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完成EMV迁移,银行卡欺诈风险不断向中国转移。世界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推广使用IC卡后,伪卡欺诈率才会大幅度下降。

  IC卡已“试水”

  实际上,推动银行卡向IC卡方向转移在我国已经历了近10年。我国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密钥体系、全国性交易转接和清算平台、一卡多用的业务模式。已有200多万台(占总量约三分之二)的销售点终端(POS)已可受理金融IC卡,发卡最多的商业银行已累计发行1000多万张金融IC卡。

  据了解,将得到推广的中国IC卡规范,遵循EMV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已得到检验,比如宁波的市民卡,将借贷记支付、电子钱包、行业管理功能集成在一张市民卡内,发卡已超过80万张。另外,央行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达成共识,确立“芯片级”的合作战略,在社保卡上增加金融IC卡应用,就是发行具有支付功能的社保卡。在支付卡领域,央行也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商业银行、中国银联和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探索移动支付应用的实施。

  换卡成本很大

  目前,我国存量银行磁条卡在22亿张以上。业内人士指出,换卡的成本会很大。如果每家银行都更换磁条卡,那么考虑到自然增长,少说也有几十亿张卡。一张磁条白卡出厂价不到1块钱,但是一张金融IC卡的成本却在20-30元之间。即使以现在每张金融IC卡15元提供给银行的成本来算,也是个大数字。

  除了银行卡本身成本较高之外,ATM机和POS机等交易支付终端设备配套升级的费用也同样不菲。通常一台商用的普通POS机成本为400元至600元,而支持芯片卡插卡方式的POS机成本则高达三四千元。

  作为上市的商业银行,成本投入受到股东和股价影响较大,银行对换卡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面对高昂的盗刷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以及未来国家拉动消费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银行也在积极准备。

  本报记者陈韶旭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