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支付 原始冲动

作者:黄智军 刘菁菁
来源:计算机世界
日期:2010-08-03 09:50:08
摘要: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8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等支付工具集成到手机上,手机银行和支付业务将成为移动增值业务的一个快速增长点,在中国的推广普及开来,市场潜在规模也将超过1000亿元。
    “去年上半年,我们国家手机移动支付用户总量已经突破1920万,交易金额达到6268万笔,金额170多亿元。”在4月16日举办的2010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国家金卡办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在发言中透露了这组数据。SIMPass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佟德海则骄傲地称,“我们今年的售卡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8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等支付工具集成到手机上,手机银行和支付业务将成为移动增值业务的一个快速增长点,在中国的推广普及开来,市场潜在规模也将超过1000亿元。

    从2002年通过语音、短信来完成交付开始,由于受制于3G发展,我国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自去年年初3G发牌以来,尽管3G业务发展并不顺利,但支付是大规模推广3G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自去年以来,三大运营商陆续大力推广手机支付,中国移动甚至将其列为2010年KPI业务(集团重点发展业务)之一。加上各大银行、银联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参与,今年以来,“手机支付”概念在中国日益被热炒。证通电子、康强电子、东信和平、长电科技等手机支付硬件受理环境(RF-SIM卡、NFC卡、RFID-POS机)的供应商,股票更是频频被抬高。

    一切似乎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无论是以小额支付为主的现场支付手段“手机钱包”,还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远程支付,由手机界面直接完成的各种金融理财业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提供的业务,手机支付都还只是一个小市场。

成本之困

    “很多功能还无法使用,而且商户不是很多,最好暂时不要申请。”在济南某银行网点,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认真地向前来办理手机支付业务的消费者解释。

    尽管济南是中国银联手机支付的试点城市之一,但目前,济南仅有8家银行的11个网点可办理手机支付业务,这些网点集中在泉城广场和山大路附近。手机支付的支持商户也非常稀少,银联在济南核心商业区设置了500多台支持新一代移动支付的POS机,与其维护的近10万台POS机相比,简直微乎其微。

    “更何况,只有Symbian或Windows mobile系统,并支持Micro卡的手机才能开通银联手机支付业务。”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中国银联的手机支付方案,是通过手机内集成了RFID和加密芯片的Micro卡(功能类似PC 网上银行的USB),实现现场刷手机和远程网络支付两种手机支付形态。但是,受限于支付终端的投放比例、支持商户的数量以及适配机型,在济南,目前使用银联手机支付业务的人数仅在千人左右。

    尽管从2006年开始,手机支付就成为业界广为关注的手机应用之一,但经过近4年的发展,用户的使用习惯尚未形成。调查数据表明,用户经常使用的手机应用服务中,手机支付仅占3.9%,远远落后于手机阅读、手机游戏、手机邮箱等应用。此外,虽然超过90%的用户认为手机支付更加方便和易于推广,但在使用手机支付的意愿方面,小额支付的支持率只有40%,大额支付的比例则更低。

    这一问题同样困扰着在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率先推出了RF-SIM卡解决方案,具有便利、可靠、安全和排他性等特点。目前,中国移动相继在上海、北京、重庆等地启动了手机小额支付业务的试点,主要应用于近距离的零售和交通等小额现场支付场景。今年年初,上海移动开通了“世博通”手机钱包,随后推出了刷手机乘地铁的业务,并与全市1000多家商户合作推动手机消费;1月底,北京移动联手好利来、金凤呈祥、天客隆、嘉禾一品等连锁商户,以及京郊多家滑雪场、温泉度假村等600家商户推出了刷手机消费业务;2月初,中国移动又分别在曲阜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等高校内推出了针对特定用户的“RF-SIM卡”校园一卡通业务。

    但是,这涉及到手机SIM卡更换和各种POS机终端改造的成本问题。更换一个SIM卡的成本约为100元,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即使大规模更换,这个成本也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在支持手机支付的POS终端方面,“由于RF-SIM卡的频段是特立独行的,一旦手机支付发展起来,POS机等硬件设备均需要进行更换,成本问题成为运营商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日信证券电子行业研究员李志中表示。

    此外,和外围配套服务的完善一样,支付平台的建设和安全保障也是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虽然中国移动庞大和完善的代收费和信用系统已经为支付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在真正打造类似于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结算平台上,不论是移动还是其他两家运营商,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各种因素的限制,给手机支付的用户发展制造了相当的难度。“3G用户数量爆发应该是在明年下半年,而手机支付业务则会更滞后一些,预计在今、明两年都难以呈现激增式的突涨。”电信专家项立刚表示,手机支付的未来不会像想象中那样乐观。对终端、商户(如商店、酒店、电影院)及运营管理体系(结算平台)都需要逐步进行试点的推进,待支撑平台运行稳定后,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地铺开。

    “手机支付产业整体的成熟还需要2~3年的时间。”支付宝无线事业部负责人诸寅嘉对《计算机世界》记者表示,在支付问题上,我国消费者“现金为王”的传统观念还很强,“就支付宝来说,在5年前,人们不敢用电子支付。支付宝逐步深入到用户中,就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同样的,让用户进一步去接受无线支付,我觉得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诸寅嘉表示,当前最迫切需要的是用户习惯的培养和国家政策对商业创新的扶持。

不应有的对立

    业界也充分看到了移动支付发展中存在的瓶颈。

    “目前,虽然移动支付的试点工作推行顺利,但在移动支付的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中国银联产品创新部产品合作室经理兼主管毕宇航认为,首先,从技术和安全角度考虑,无论是运营商还是银行,手机厂商或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的移动支付功能尚不足以为行业发展带来飞跃。“尤其是在手机上实现支付功能,需要电子商务市场的细分,以及在应用的广泛性、便利性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而目前产业链内部各自为政的态度显然与这一需求背道而驰。”其次,在商业模式方面,虽然移动支付被认为是势在必行的支付革命,但如何培养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加之目前国内的移动支付产业由于诉求不同,导致了产业出现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并行的发展状态,这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极易引发恶性竞争。

    例如,根据载体的不同,比较常见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有4种,分别是NFC、RF-SIM、SIMPass和智能SD卡,目前,中国移动选择了RF-SIM技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选择了SIMPass技术,中国银联选择了智能SD卡解决方案。而在技术标准方面,各方选择也各不相同,目前,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技术方案采用2.4G标准,中国银联则使用13.56M赫兹NFC技术,两个阵营的两种不同标准,使不少芯片厂商和技术支持厂商无所适从。

    在艰难的选择过程中,不少厂商都宣传自己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同时支持两种不同标准。但是行业标准的缺失,更是造成了技术的浪费。例如,中国移动选择的基于2.4GHz的RF-SIM移动支付标准,与当前最为普及的13.56M模式POS机不兼容,为此,中国移动推出了2.4G/13.56M双频POS终端,但由于造价较高,目前也仅在小范围内试点。

    “事实上,用户只能在布置了中国移动POS机的商场上使用手机支付,如果其他运营商的用户想在此商场使用手机支付,就只能期待所属运营商也在此铺设相应的POS机终端。如此一来便会造成资源浪费,对用户来说不方便,对运营商来说则是投入成本过大。”一位手机支付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介绍说。

    因此,改善当前移动支付领域标准不统一的现状,已经成为摆在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面前的首要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涉及运营商、银行和行业应用多个角度,并同时切入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通信运营业等信息产业链的各环节,因此,目前存在多种业务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推广,迫切需要制定一个统一、规范、安全的标准。”国家金卡办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表示。

    现实上,手机支付各参与方的优劣势也相当明显。如果移动运营商撇开金融系统来做支付,将有很大的风险,支付额度方面也将受到很大限制;而如果金融系统离开移动运营商单独推进移动支付,在业务的发展和推广方面也会遇到困难;第三方手机支付虽然既无政策倾斜又无资源优势,但发展迅速,最为消费者认同,参与度也最高。

    所以,“合作”已经成为参与者的共识。

    业内普遍认为,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在手机支付业务的后续市场推广中,应与手机终端或数据卡厂商深度合作,统一手机支付的技术标准,通过补贴或定制等方式,解决移动终端与手机支付不相匹配的问题。此外,金融机构应当丰富手机支付产品,在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使手机支付产品多样化,从而吸引用户来体验手机支付。

    中国移动也表示,面临现场支付POS终端的铺设压力,将采用“合作”模式与各种商家及大卖场合作,以投资或租赁的方式提升移动支付POS机的铺设率。

    而在政策层面,产业内除了呼吁有关部门对这个新兴产业加大支持外,更希望通过政策手段厘清“交集”部分的权责。3月,中国移动入股浦发行一事,引发了对手机支付额度的争论,以及对政策监管风险的担忧。虽然从全球范围的手机支付来看,小额支付依旧是最大的业务,比如在欧洲,欧盟将100欧元设置为小额支付范畴。但在中国,小额支付的范围尚未有统一的定义,随着未来应用的丰富和支付交易的扩大,对小额支付范畴的界定,将日益紧迫。

    为了满足各方对于移动支付标准的迫切期待,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明确表示,将牵头制定移动支付标准。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指出:“国内的移动支付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正在成为移动通信新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技司和通信发展司正在积极组织、开展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尽快确定小额支付范畴有利于手机支付产业发展。”电信专家吕廷杰表示,电信运营商开展金融业务,应该与银行业务有明确的区分,以扫清两个不同行业之间可能引发的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应该按照银行和电信运营商的特性,出台对应的监管办法。比如,银行卡支付和大额支付,银行依旧是主力,而小额支付是银行不愿意做的。因为小额支付所需要支付的通讯费或者联网费,对银行来说可能得不偿失,这也是小额支付多年来无法发展的根源;而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小额支付额度虽然低,但涉及范围巨大,5亿多用户量能够带来巨大的潜力。因此,电信运营商和银行在手机支付方面,可以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同时促进产业发展,方便百姓的生活。

    商业模式更重要

    “可能外界觉得这个市场的力量太多,有点乱,但在任何一个新兴市场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虽然诸寅嘉认同,手机支付产业目前需要主管部门进行引导和规范,但他同样指出,手机支付未来发展方向,更多地仍需由市场和用户决定。“究竟何种方式占优,在当前整体产业链不够成熟的前提下,业内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评估。在目前状态下,大家都在观摩、学习、尝试、试点,未来格局很难现在判断,最重要还是看用户的选择。”诸寅嘉说。

    对目前媒体热衷谈及的对手机支付主导权的争夺这一问题,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向《计算机世界》记者坦言,手机支付产业的各个参与者,并不存在完全的利益冲突。各个参与者之间竞争的未来,更不是“非此即彼”的态势,谁也不会替代谁。

    更何况,“运营商对于更多的商业增值应用上的态度也不够开放。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于互联网后台处理的在线支付仍然会是主流。”余晨表示,对比不同的终端,比如电话、手机、POS等接入方式,第三方支付平台并没有本质区别,而相比近距离支付,易宝支付更多的市场空间在远程的支付方式上。“各方力量都是为了去发展这个行业,去满足用户需求。”

    即便是看似互为对立的基于2.4G和13.56M的支付标准,在大多业内人士看来,其实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互补。握奇公司销售总监佟德海表示,2.4G频带较宽,可以在此之上搭建更多的增值应用,比较适合于校园、企业等封闭式的环境。而13.56M由于是典型的近距离支付方式,其他应用有限,加之现有POS终端较为普及,更适合近距离支付的社会化应用。

    在4月16日举行的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除2.4G方案之外,也不排斥13.56M支付标准。目前,多个移动省公司也在进行基于13.56M的SIMPass标准试点;同样,对于以13.56M方式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中国电信来说,也不愿放弃2.4G的支付市场。据悉,在南方一些校园中,中国电信正在开展2.4G标准的支付业务推广。

    “手机支付的类型很多,能否做好,要分阶段。”余晨举例道,就远程支付而言,至少在现阶段,大部分人还是不会在手机上进行实物交易,比如冰箱和数码相机等产品,毕竟开放的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参数、图片、商家和比较工具等服务。“远程支付目前涉及最多的是虚拟环境下的娱乐应用,以及购买机票等即时性应用。”余晨表示,对目前的手机支付行业而言,技术已不是主要问题,关键在于基于各种应用做市场细分。

    对运营商和银行来说,同样如此。事实上,“刷手机坐公交”这样的应用未必会给运营商带来丰厚的利润,运营商真正瞄准的“摇钱树”,其实是增值业务。“如果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整个产业将不能很好走下去。”中国银联产品创新部产品合作室经理兼主管毕宇航建议,手机支付由小额支付入手,整合各方资源,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对于近距移动支付,应该加大力度发展小额快速消费领域。非接触式改造应该在大型连锁超市,电影院、快餐等适用于小额支付的场所优先开展,把试点放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的地区。

    在这方面,韩国运营商对手机支付的清晰规划可以为中国的运营商提供良好的借鉴。韩国移动运营商善于对移动支付业务进行整合,其移动支付业务体系非常清晰,业务规划中针对每个发展阶段制定了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以韩国SKT为例,移动支付总业务品牌为MONETA。在MONETA名下又分MONETA card(红外线近距离非接触支付,也称离线交易)、MONETA pass(乘车卡)、MONETA bank(银行信息查询、转账等)、MONETA stock trading(股票交易)、MONETA sign(身份认证)、MONETA bill(在线购物)等。

    未来,“如果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那么家电、餐饮甚至购车等大宗消费,都能够通过手机支付完成,届时,手机支付的市场规模也将变得更大,其增值业务的利润分成也将更加丰厚。”为手机支付提供技术支撑的锦诺信息公司市场部经理宫明魁表示。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晓宇也指出,除了交易产生的交易费提成以及增值服务外,基于手机屏的支付界面,也可以产生一些广告费用。

    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手机支付不仅能为参与者提供动力,更带来创新的应用和服务。“用户的需求反馈告诉我们,用户对手机支付的期待已经超越了支付本身的范畴。”快钱CEO关国光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整合于手机之上,一个崭新的移动金融服务时代即将开启。“可以想见,未来手机之外的其他多种移动设备也将集成金融服务功能。在独立开放的体系下,未来呈献给人们的将是一个崭新的移动金融服务时代。”